image001   

教觀綱宗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重述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觀。改作書冊題名)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然統論時教。大綱有八。依教設觀。數亦略同。八教者。一頓。二漸。三秘密。四不定。名為化儀四教。如世藥方。五三藏。六通。七別。八圓。名為化法四教。如世藥味。當知頓等所用。總不出藏等四味。藏以析空為觀。通以體空為觀。別以次第為觀。圓以一心為觀。四觀各用十法成乘。能運行人至涅槃地。藏通二種教觀。運至真諦涅槃。別圓二種教觀。運至中諦大般涅槃。藏通別三。皆名為權。唯圓教觀。乃名真實。就圓觀中。復有三類。一頓。二漸。三不定也。為實施權。則權含于實。開權顯實。則實融于權。良由眾生根性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且約一代。略判五時。一華嚴時。正說圓教。兼說別教。約化儀名頓。二阿含時。但說三藏教。約化儀名漸初。三方等時。對三藏教半字生滅門。說通別圓教滿字不生不滅門。約化儀名漸中。四般若時。帶通別二權理。正說圓教實理。約化儀名漸後。五法華涅槃時。法華開三藏通別之權。唯顯圓教之實。深明如來設教之始終。具發如來本迹之廣遠。約化儀名會漸歸頓。亦名非頓非漸。涅槃重為未入實者。廣談常住。又為末世根鈍。重扶三權。是以追說四教。追泯四教。約化儀亦名非頓非漸。而秘密不定二種化儀。徧於前之四時。唯法華是顯露。故非秘密。是決定。故非不定。然此五時。有別有通。故須以別定通。攝通入別。方使教觀咸悉不濫。今先示五時八教圖。次申通別五時論。
 
五時八教權實總圖

 
【通別五時論(最宜先知)】
法華玄義云。夫五味半滿。論別。別有齊限。論通。通於初後。 章安尊者云。人言第二時。十二年中說三乘別教。若爾。過十二年。有宜聞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豈可不說。若說。則三乘不止在十二年中。若不說。則一段在後宜聞者。佛豈可不化也。定無此理。經言。為聲聞說四諦乃至說六度。不止十二年。蓋一代中隨宜聞者卽說耳。如四阿含五部律。是為聲聞說。乃訖於聖滅。卽是其事。何得言小乘悉十二年中也。人言第三時。三十年中說空宗般若維摩思益。依何經文。知三十年也。大智度論云。須菩提於法華中。聞說舉手低頭皆得作佛。是以今問退義。若爾。大品與法華。前後何定也。
 
論曰。智者章安。明文若此。今人絕不寓目。尚自訛傳阿含十二方等八之妄說。為害甚大。故先申通論。次申別論。 先明通五時者。自有一類大機。卽於此土見華藏界舍那身土常住不滅。則華嚴通後際也。只今華嚴入法界品。亦斷不在三七日中。 復有一類小機。始從鹿苑。終至鶴林。唯聞阿含毘尼對法。則三藏通於前後明矣。章安如此破斥。癡人何尚執迷。 復有一類小機。宜聞彈斥褒歎而生恥慕。佛卽為說方等法門。豈得局在十二年後。僅八年中。且如方等陀羅尼經。說在法華經後。則方等亦通前後明矣。 復有三乘。須歷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會歸摩訶衍道。佛卽為說般若。故云。從初得道。乃至泥洹。於其中間。常說般若。則般若亦通前後明矣。 復有根熟眾生。佛卽為其開權顯實。開迹顯本。決無留待四十年後之理。但佛以神力。令根未熟者不聞。故智者大師云。法華約顯露邊。不見在前。秘密邊論。理無障礙。且如經云。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授記作佛。如是法者。豈非妙法。又梵網經云。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坐金剛華光王座等。豈非亦是開迹顯本耶。復有眾生。應見涅槃而得度者。佛卽示入涅槃。故曰。八相之中。各具八相。不可思議。且大般涅槃經。追敘阿闍世王懺悔等緣。幷非一日一夜中事也。
 
次明別五時者。乃約一類最鈍聲聞。具經五番陶鑄方得入實。所謂初於華嚴。不見不聞。全生如乳。(華嚴前八會中。永無聲聞。故云不見不聞。至第九會入法界品。在祇園中。方有聲聞。爾時已證聖果。尚於菩薩境界如啞如聾。驗知爾前縱聞華嚴。亦決無益。然舍利弗等。由聞藏教。方證聖果。方預入法界會。則知入法界品。斷不說在阿含前矣。人胡略不思察。妄謂華嚴局在三七日內耶。)次於阿含。聞因緣生滅法。轉凡成聖。如轉乳成酪。(酪卽熟乳漿也。)次聞方等。彈偏斥小。歎大褒圓。遂乃恥小慕大。自悲敗種。雖復具聞四教。然但密得通益。如轉酪成生酥。次聞般若。會一切法皆摩訶衍。轉教菩薩。領知一切佛法寶藏。雖帶通別正明圓教。然但密得別益。如轉生酥成熟酥。次聞法華。開權顯實。方得圓教實益。如轉熟酥而成醍醐。然只此別五時法。亦不拘定年月日時。但隨所應聞。卽便得聞。如來說法。神力自在。一音異解。豈容思議。 又有根稍利者。不必具歷五味。或但經四番三番二番陶鑄。便得入實。若於阿含方等般若隨一悟入者。卽是秘密不定二種化儀所攝。復有眾生。未堪聞法華者。或自甘退席。或移置他方。此則更待涅槃捃拾。或待滅後餘佛。事非一概。熟玩法華玄義文句。群疑自釋。
 
【化儀四教說】
頓有二義。一頓教部。謂初成道。為大根人之所頓說。唯局華嚴。(凡一代中。直說界外大法。不與三乘共者。如梵網圓覺等經。幷宜收入此部。是謂以別定通。攝通入別也。)二頓教相。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及性修不二。生佛體同等義。則方等般若諸經。悉皆有之。
 
漸亦二義。一漸教部。謂惟局阿含為漸初(凡一代中。所說生滅四諦。十二緣生。事六度等。三乘權法。幷宜收入此部。)方等為漸中。(凡一代中。所說彈偏斥小。歎大褒圓等經。及餘四時所不攝者。幷宜攝入此部。如增上緣。名義寬故。)般若為漸後。(凡一代中。所說若共不共諸般若教。幷宜攝入此部)二漸教相。謂歷劫修行斷惑證位次第。則華嚴亦復有之。 法華會漸歸頓。不同華嚴初說。故非頓。不同阿含方等般若。隔歷未融。故非漸。然仍雙照頓漸兩相。
 
秘密亦有二義。一秘密教。謂於前四時中。或為彼人說頓。為此人說漸等。彼此互不相知。各自得益(法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故非秘密)二秘密咒。謂一切陀羅尼章句。卽五時教中。皆悉有之。
 
不定亦有二義。一不定教。謂於前四時中。或為彼人說頓。為此人說漸。彼此互知。各別得益。卽是宜聞頓者聞頓。宜聞漸者聞漸也。(法華決定說大乘。故非不定教相)。二不定益。謂前四時中。或聞頓教得漸益。或聞漸教得頓益。卽是以頓助漸。以漸助頓也。(隨聞法華一句一偈。皆得受記作佛。故非不定益也。) 頓教部。止用圓別二種化法。漸教部。具用四種化法。顯露不定。旣徧四時。亦還用四種化法。秘密不定。亦徧四時。亦還用四種化法。 頓教相。局惟在圓。通則前之三教。亦自各有頓義。如善來得阿羅漢等。漸教相。局在藏通別三。通則圓教亦有漸義。如觀行、相似、分證究竟等。秘密教。互不相知。故無可傳。秘密咒。約四悉檀。故有可傳。不定教。不定益。幷入前四時中。故無別部可指。 約化儀教。復立三觀。謂頓觀。漸觀。不定觀。蓋秘密教。旣不可傳。故不可約之立觀。設欲立觀。亦止是頓漸不定三法皆秘密耳。今此三觀。名與教同。旨乃大異。何以言之。頓教指華嚴經。義則兼別。頓觀唯約圓人。初心便觀諸法實相。如摩訶止觀所明是也。漸教指阿含方等般若。義兼四教。復未開顯。漸觀亦唯約圓人。解雖已圓。行須次第。如釋禪波羅蜜法門所明是也。不定教。指前四時。亦兼四教。仍未會合。不定觀。亦唯約圓人。解已先圓。隨於何行。或超或次。皆得悟入。如六妙門所明是也。(此本在高麗國。神州失傳)問。但說圓頓止觀卽足。何意復說漸及不定。答。根性各別。若但說頓。收機不盡。問。旣稱漸及不定。何故惟約圓人。答。圓人受法。無法不圓。又未開圓解。不應輒論修證。縱令修證。未免日劫相倍。
 
【化法四教說】
法尚無一。云何有四。乃如來利他妙智。因眾生病而設藥也。見思病重。為說三藏教。見思病輕。為說通教。無明病重。為說別教。無明病輕。為說圓教。
 
○三藏教。四阿含為經藏。毘尼為律藏。阿毘曇為論藏。此教詮生滅四諦。(苦則生異滅三相遷移。集則貪瞋癡等分四心流動。道則對治易奪。滅則滅有還無。)亦詮思議生滅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亦詮事六度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亦詮實有二諦。(陰入界等實法為俗。實有滅乃為真。)開示界內鈍根眾生。令修析空觀。(觀於地水火風空識六界。無我我所)出分段生死。證偏真涅槃。正化二乘。傍化菩薩。亦得約當教自論六卽。
理卽者。偏真也。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因滅會真。滅非真諦。滅尚非真。況苦集道。真諦在因果事相之外。故依衍教。判曰偏真。
名字卽者。學名字也。知一切法。從因緣生。不從時方梵天極微四大等生。亦非無因緣自然而生。知因緣所生法。皆悉無常無我。
觀行卽者。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外凡資糧位也。五停心者。一多貪眾生不淨觀。二多瞋眾生慈悲觀。三多散眾生數息觀。四愚癡眾生因緣觀。五多障眾生念佛觀。以此五法為方便。調停其心。令堪修念處。故名停心也。別相念者。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對治依於五蘊所起四倒也。總相念者。觀身不淨。受心法亦皆不淨。觀受是苦。心法身亦皆苦。觀心無常。法身受亦皆無常。觀法無我。身受心亦皆無我也。
相似卽者。內凡加行位也。一煖。二頂。三忍。四世第一。得色界有漏善根。能入見道。
分證卽者。前三果有學位也。初須陀洹果。此云預流。用八忍八智。頓斷三界見惑。初預聖流。名見道位。二斯陀含果。此云一來。斷欲界六品思惑。餘三品在。猶潤一生。三阿那含果。此云不還。斷欲界思惑盡。進斷上八地思。不復還來欲界。此二名修道位。
究竟卽者。三乘無學位也。一小乘第四阿羅漢果。此含三義。一殺賊。二應供。三無生。斷三界見思俱盡。子縛已斷。果縛尚存。名有餘涅槃。若灰身泯智。名無餘涅槃。二中乘辟支佛果。此人根性稍利。逆順觀察十二因緣。斷見思惑。與羅漢同。更侵習氣。故居聲聞上。三大乘佛果。此人根性大利。從初發心。緣四諦境。發四弘誓。卽名菩薩。修行六度。初阿僧祇劫。事行雖強。理觀尚弱。准望聲聞。在外凡位。第二阿僧祇劫。諦解漸明。在煖位。第三阿僧祇劫。諦解轉明。在頂位。六度旣滿。更住百劫修相好因。在下忍位。次入補處。生兜率天。乃至入胎。出胎。出家。降魔。安坐不動時。是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發真無漏三十四心。頓斷見思正習無餘。坐木菩提樹下。以生草為座。成劣應身。(如釋迦丈六。彌勒十六丈等)受梵王請。三轉法輪。度三根性緣盡入滅。與阿羅漢辟支佛。究竟同證偏真法性。無復身智依正可得。
此教具三乘法。聲聞觀四諦。以苦諦為初門。最利者三生。最鈍者六十劫。得證四果。辟支觀十二因緣。以集諦為初門。最利者四生。最鈍者百劫。不立分果。出有佛世。名緣覺。出無佛世。名獨覺。菩薩弘誓六度。以道諦為初門。伏惑利生。必經三大阿僧祇劫。頓悟成佛。然此三人。修行證果雖則不同。而同斷見思。同出三界。同證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十法成乘者。一觀正因緣境。破邪因緣無因緣二種顛倒。二真正發心。不要名利。惟求涅槃。(二乘志出苦輪。菩薩兼憫一切。)。三遵修止觀。謂五停名止。四念名觀。四徧破見愛煩惱。五識道滅還滅六度是通。苦集流轉六蔽是塞。六調適三十七品。入三脫門。七若根鈍不入。應修對治事禪等。八正助合行。或有薄益。須識次位。凡聖不濫。九安忍內外諸障。十不於似道而生法愛。是為要意。利人節節得入。鈍者具十法方悟。
 
○通教鈍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後別圓。故名為通。又從當教得名。謂三人同以無言說道體法入空。故名為通。此無別部。但方等般若中有明三乘共行者。卽屬此教。詮無生四諦。(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亦詮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癡如虛空。乃至老死如虛空。無明如幻化不可得故。乃至老死如幻化不可得)亦詮理六度行。(一一三輪體空)亦詮幻有空二諦(幻有為俗。幻有卽空為真)亦詮兩種含中二諦。(一者幻有為俗。幻有卽空不空共為真。是通含別二諦。故受別接。二者幻有為俗。幻有卽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是通含圓二諦。故受圓接。)亦詮別入通三諦。(有漏是俗。無漏是真。非有漏非無漏是中。)亦詮圓入通三諦。(二諦同前。點非漏非無漏具一切法。與前中異。)開示界內利根眾生。令修體空觀。(陰界入皆如幻化。當體不可得。)出分段生死。證真諦涅槃。正化菩薩。傍化二乘。亦於當教自論六卽。
理卽者。無生也。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此四句推檢。通別圓三教。皆用作下手工夫。但先解不但中者。卽成圓教初門。先聞但中理者。卽成別教初門。未聞中道體者。止成通教法門。)解苦無苦而有真諦。苦尚卽真。況集滅道。
名字卽者。幻化也。知一切法。當體全空。非滅故空。生死涅槃。同於夢境。
觀行卽者。一乾慧地也。未有理水。故得此名。卽三乘外凡位。與藏教五停別相總相念齊。
相似卽者。二性地也。相似得法性理水。伏見思惑。卽三乘內凡位。與藏教四加行齊。(藏通指真諦為法性。與別圓不同)。
分證卽者。從八人地。至菩薩地。有七位也。三八人地者。入無間三昧。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四見地者。八智具足。頓斷三界見惑。發真無漏。見真諦理。卽三乘見道位。與藏須陀洹齊。五薄地者。三乘斷欲界六品思惑。煩惱漸薄。與藏斯陀含齊。六離欲地者。三乘斷欲界思惑盡。與藏阿那含齊。七已辦地者。三乘斷三界正使盡。如燒木成炭。與藏阿羅漢齊。聲聞乘人止此。八支佛地者。中乘根利。兼侵習氣。如燒木成炭。與藏辟支佛齊。九菩薩地者。大乘根性。最勝最利。斷盡正使。與二乘同。不住涅槃扶習潤生。道觀雙流。遊戲神通。成熟眾生。淨佛國土。此與藏教菩薩不同。藏教為化二乘。假說菩薩伏惑不斷。正被此教所破。豈有毒器。堪貯醍醐。
究竟卽者。第十佛地也。機緣若熟。以一念相應慧。斷餘殘習。坐七寶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現帶劣勝應身。(分段生身故劣。如須彌山故勝。)為三乘根性。轉無生四諦法輪。緣盡入滅。正習俱除。如劫火所燒。炭灰俱盡。與藏教佛果齊。
此教亦具三乘根性。同以滅諦為初門。然鈍根二乘。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仍與三藏同歸灰斷。故名通前。利根三乘。不但見空。兼見不空。不空卽是中道。則被別圓來接。故名通後。中道又分為二。一者但中。唯有理性。不具諸法。見但中者。接入別教。二者圓中。此理圓妙。具一切法。見圓中者。接入圓教。就此被接。又約三位。一者上根。八人見地被接。二者中根。薄地離欲地被接。三者下根。已辦地支佛地被接。就此三位被接。又各有按位勝進二義。若按位接。或同別十向。或同圓十信。若勝進接。或登別初地。或登圓初住。旣被接已。實是別圓二教菩薩。於當教中。仍存第九菩薩地名。至機緣熟。示現成佛。乃是別地圓住。來示世間最高大身。非由通教教道。得成佛也。通教尚無實成佛義。況藏教哉。藏教佛果。亦皆別地圓住所現劣應身耳。十法成乘者。一明觀境。六道陰入。能觀所觀。皆如幻化。二明發心。二乘緣真自行。菩薩體幻兼人。與樂拔苦。譬於鏡像。三安心如空之止觀。四以幻化慧。破幻化見思。五雖知苦集流轉六蔽等皆如幻化。亦以幻化道滅還滅六度等通之。六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道品。七體三藏法無常苦空。如幻而治。八識乾慧等如幻次位。而不謬濫。九安忍乾慧位內外諸障。而入性地。十不著性地相似法愛。而入八人見地證真利鈍分別。如前說。
 
○別教。謂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別前藏通二教。別後圓教。故名別也。(教則獨被菩薩。理則隔歷三諦。智則三智次第。斷則三惑前後。行則五行差別。位則位不相收。因則一因迥出。不卽二邊。果則一果不融。諸位差別。)此教詮無量四諦。(苦有無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亦詮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枝末無明。為分段生因。根本無明。為變易生因。)亦詮不思議六度十度。(於第六般若中。復開方便、願、力、智。四種權智。共成十度。一一度中。攝一切法。生一切法。成一切法。浩若恒沙)亦詮顯中二諦。(幻有。幻有卽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為真。)亦詮圓入別二諦。(幻有。幻有卽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為真。)亦詮別三諦。(開俗為兩諦。對真為中。中理而已)亦詮圓入別三諦。(二諦同前。點真中道具足佛法。)開示界外鈍根菩薩。令修次第三觀。(先空。次假。後中。)出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證中道無住涅槃。亦於當教自論六卽。
理卽者。但中也。真如法性。隨緣不變。在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非淨。迥超二邊。不卽諸法。故依圓教。判曰但中。
名字卽者。解義也。仰信真如法性。凡不能減。聖不能增。但由客塵覆蔽而不證得。須先藉緣修。助發真修。方可尅證。
觀行卽者。外凡十信位也。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迴向心。八護法心。九戒心。十願心。旣先仰信中道。且用生滅因緣觀。伏三界見思煩惱。故名伏忍。與通乾慧性地齊。
相似卽者。內凡三十心三賢位也。初十住者。一發心住。斷三界見惑。與通見地齊。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斷三界思惑盡。與通已辦地齊。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斷界內塵沙。與通佛地齊。此十住名習種性。(研習空觀。)用從假入空觀。見真諦。開慧眼。成一切智。行三百由旬。證位不退。次十行者。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離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此十行名性種性。(分別假性。)用從空入假觀。徧學四教四門。斷界外塵沙。見俗諦。開法眼。成道種智。次十迴向者。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八真如相迴向。九無縛解脫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此十向名道種性。(中道能通。)習中觀。伏無明。行四百由旬。居方便有餘土。證行不退。
分證卽佛者。十地聖種性。(證入聖地)及等覺性(去佛一等)也。初歡喜地。名見道位。以中道觀。見第一義諦。開佛眼。成一切種智。行五百由旬。初入實報無障礙土。初到寶所。證念不退。得無功用道。隨可化機緣。能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眾生。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燄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各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更破一品無明。入等覺位。亦名金剛心。亦名一生補處。亦名有上士。
究竟卽佛者。妙覺性也。(妙極覺滿)從金剛後心。更破一品無明。入妙覺位。坐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王座。現圓滿報身(量同塵剎。相好剎塵。)為鈍根菩薩。轉無量四諦法輪。
此教名為獨菩薩法。以界外道諦為初門。(藏通道諦。卽界外集。藏通滅諦。卽界外苦。故以界外道諦治之。)無復二乘。而能接通。通教三乘旣被接後。皆名菩薩。不復名二乘也。十法成乘者。一緣於登地中道之境而為所觀。迥出空有之表。二真正發心。普為法界。三安心止觀定愛慧策。四次第徧破三惑。五識次第三觀為通。見思塵沙無明為塞。傳傳檢校。是塞令通。六調適三十七道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入三解脫門。證中無漏。七用前藏通法門助開實相。八善知信住行向地等妙七位差別。終不謂我叨極上聖。九離違順強軟二賊。策十信位入於十住。十離相似法愛。策三十心令入十地。
 
○圓教謂圓妙。(三諦圓融。不可思議。)圓融。(三一相卽。無有缺減)圓足。(圓見事理。一念具足。)圓頓(體非漸成)故名圓教。所謂圓伏(圓伏五住)圓信(圓常正信)圓斷(一斷一切斷)圓行(一行一切行)圓位(一位一切位)圓自在莊嚴(一心三諦為所莊嚴。一心三觀為能莊嚴。)圓建立眾生。(四悉普益)此教詮無作四諦(陰人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卽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卽涅槃。無滅可證。)亦詮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無明愛取。煩惱卽菩提。菩提通達。無復煩惱。卽究竟淨。了因佛性也。行有。業卽解脫。解脫自在。緣因佛性也。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苦卽法身。法身無苦無樂是大樂。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也。故大經云。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亦詮稱性六度十度。(施為法界。一切法趣施。是趣不過等。)亦詮不思議二諦。(幻有。幻有卽空皆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為真。真卽是俗。俗卽是真。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卽珠是用。卽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亦詮圓妙三諦(非惟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諦圓融。一三三一。如止觀說。)開示界外利根菩薩。令修一心三觀。(照性成修。稱性圓妙。不縱不橫。不前不後。亦不一時)圓超二種生死。圓證三德涅槃。正約此教。方論六卽。(前三雖約當教各論六卽。咸未究竟。以藏通極果。僅同此教相似卽佛。別教妙覺。僅同此教分證卽佛。又就彼當教。但有六義。未有卽義。以未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也。是故奪而言之。藏通極果。別十迴向。皆名理卽。以未解圓中故。登地同圓。方成分證)
理卽佛者。不思議理性也。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名字卽佛者。聞解也。了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在一念。如一念。一切諸念亦復如是。如心法。一切佛法及眾生法。亦復如是。
觀行卽佛者。五品外凡位也。一隨喜。二讀誦。三講說。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圓伏五住煩惱。與別十信齊。而復大勝。
相似卽佛者。十信內凡位也。(名與別十信同。而義大異。)初信任運先斷見惑。證位不退。與別初住。通見地。藏初果齊。二心至七心。任運斷思惑盡。與別七住。通已辦。藏四果齊。而復大勝。故永嘉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也。八心至十心。任運斷界內外塵沙。行四百由旬。證行不退。與別十向齊。
分證卽佛者。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覺聖位也。(名亦同別。而義大異。)初住斷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正因理心發。名法身德。了因慧心發。名般若德。緣因善心發。名解脫德。)一心三觀。任運現前。具佛五眼。成一心三智。行五百由旬。初到寶所。初居實報淨土。亦復分證常寂光淨土。證念不退。無功用道。現身百界。八相作佛。與別初地齊。二住至十住。與別十地齊。初行與別等覺齊。二行與別妙覺齊。三行已去所有智斷。別教之人不知名字。
究竟卽佛者。妙覺極果。斷四十二品微細無明永盡。究竟登涅槃山頂。以虛空為座。成清淨法身。(一一相好。等真法界)居上上品常寂光淨土。亦名上上品實報無障礙淨土。性修不二。理事平等。
此教名最上佛法。亦名無分別法。以界外滅諦為初門。當體卽佛。而能接別接通。接別者。上根十住被接。中根十行被接。下根十向被接。按位接。卽成十信。勝進接。卽登初住。接通已如通教中說。故曰。別教接賢不接聖。通教接聖不接賢。以別若登地。乃名為聖。證道同圓。不復論接。通八人上便名為聖。方可受接。若乾慧性地二賢。僅可稱轉入別圓。未得名接。若藏教未入聖位。容有轉入通別圓義。已入聖後。保果不前。永無接義。直俟法華。方得會入圓耳。十法成乘者。一觀不思議境(其車高廣)。二真正發菩提心(又於其上張設幰蓋)。三善巧安心止觀(車內安置丹枕)。四以圓三觀破三惑徧。(其疾如風)。五善識通塞(車外枕亦作軫)。六調適無作道品七科三十七分(有大白牛肥壯多力等)。七以藏通別等事相法門助開圓理。(又多僕從而侍衛之)。八知次位。令不生增上慢。九能安忍。策進五品而入十信。十離法愛。策於十信。令入十住乃至等妙(乘是寶乘。遊於四方。直至道場)。上根觀境。卽於境中具足十法。中根從二展轉至六。隨一一中得具十法。下根須具用十也。又復應知。說前三教。為防偏曲。文意所歸正歸於此。
 
【附轉接同會借說】
轉○藏七賢得轉入通別圓○通乾慧性地得轉入別圓○別十信得轉入圓○此三皆不名接。以僅在初心。腳跟未牢。故但名轉。
接○通八人見地薄地離欲已辦支佛。得接入別圓○別住行向。得接入圓○根有利鈍。故接有遲速。如以好桃李。接彼平常桃李。故名為接。
同○別十地證道同圓。不復名接。但存教道之粗。以待法華開會成妙○別初住。通見地。藏初果等。亦得約所斷惑名同。
會○開藏七賢。通乾慧性地。別十信。卽圓五品○開藏初果。通見地。別初住。卽圓初信○開藏四果。通已辦。別七住。卽圓七信○開別十向卽圓十信○開別十地。卽圓十住(功在法華)
借○欲接通入別。先借別明通。如云。歡喜地斷見惑。遠行地斷思惑等○欲含別於通。必借通明別。如云。須陀洹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等○欲接別入圓。先借圓明別。如云。初住能現八相。猶有微苦等○欲含圓於別。先借別明圓。如云。三賢十聖住果報等。
 
問曰。但依圓教。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豈不痛快直捷。何用此葛藤為。答曰。六祖大師不云乎。法法皆通。法法皆備。而無一法可得。名最上乘。倘有一法未通。卽被此法所縛。倘有一法未備。卽被此法所牽。旣被縛被牽。故於不可得之妙法。誤認為葛藤耳。臨濟云。識取綱宗。本無實法。汝乃欲捨葛藤。而別求實法耶。永明大師云。得鳥者網之一目。不可以一目而廢眾目。收功者棋之一著。不可以一著而廢眾著。法喻昭然。胡弗思也。問曰。藏通同詮真諦。何故藏以四果為究竟。通必佛地為究竟耶。答曰。藏教正為二乘。通教正為菩薩故也。問曰。一般斷見思惑。何故藏通名聖。別圓名賢。答曰。藏通詮真。故見真卽得名聖。別圓詮中。故見中方得名聖。見真僅可名賢也。問曰。藏四加行。通性地。旣稱相似。何故僅齊別圓觀行。答曰。藏通聖位。旣成別圓內凡。則藏通內凡。僅成別圓外凡。復何疑哉。
 
教觀綱宗終
教觀綱宗釋義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述
 
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觀者。稟教修行之法也。教綱萬殊。大綱唯八。而化儀無體。全攬化法為體。則藏通別圓四教。乃教之綱也。依教設觀。亦復萬殊。而析空體空次第一心四觀。收無不盡。則析體等四。乃觀之綱也。教觀雖各有四。而前三是權。後一是實。為實施權。開權顯實。乃佛法之宗要也。臨濟云。識取綱宗。本無實法。夫四教四觀。總為對治眾生見思無明重輕諸病而設。藥不執方。合宜而用。所以施此四教。須有頓漸秘密不定四種之殊。豈容執著。又為實施權。則不可執實而廢權。開權顯實。則不可執權定異實。故云無實法也。
 
【觀非教不正四句】
問。教觀止約自行化他。本無二理。何得云有教無觀。有觀無教耶。答。得意之人。舉一教字。教為法界。便具觀法。不必更別言觀。舉一觀字。觀為法界。便具教法。不必更別言教。只因眾生但認語言為教。不能與觀相應。但認工夫為觀。不能與教相應。故設做工夫。不以教印。則盲修瞎鍊。未免行邪險徑。名之為殆。猶所云思而不學也。設學文字。不解觀心。則說食數寶。究竟茫無受用。名之為罔。猶所云學而不思也。
 
【依教設觀數亦略同】
化法四教。則有四觀。化儀四教。但有三觀。無秘密觀。故云略同。又頓漸不定三教。統該化法四教。而頓漸不定三觀。唯約圓觀。故云略同。明其不盡同也。
 
【半字滿字】
喻出大涅槃經。例如此方小學大學也。三藏正化二乘。傍化菩薩。哆哆和和。漸誘初學。故如半字。通教正化菩薩。傍化二乘。名為大乘初門。別教獨菩薩法。圓教純明佛法。故如滿字。此略判也。細而論之。藏通詮真。名為半字。別圓詮中。名為滿字。又藏教不能通至別圓。故但是半字。通教能通別圓。是半而含滿。別教須用藏通方便。是滿而帶半。唯圓教始終皆以佛知佛見而為修行。是滿字法門也。
 
【生滅門不生不滅門】
三藏詮生滅四諦。由之證道。故名為生滅門。通教詮無生四諦。由之證道。故名為不生不滅門。亦一往略判也。細而論之。三藏是界內生滅門。通教是界內不生滅門。別教是界外生滅門。圓教是界外不生滅門。又通教約界內論。 雖不生滅。約界外觀。仍屬生滅。以其但能體分段空。不能體變易空故。別教約界外論。雖云生滅。約界內觀。亦不生滅。以其雖不體變易空。亦能體分段空故○言界內界外者。三界之內。見思為因。所感分段生死為果。藏通二教。正治此病。名界內教。三界之外。方便實報二土。無明為因。所感變易生死為果。別圓二教。正治此病。名界外教。
 
【對半明滿】
諸方等經。彈偏斥小。歎大褒圓。故云對半明滿。然細論之。或以通別圓對破三藏。如維摩經五百弟子品是也。或以別圓對破藏通。如佛與彌勒論說俗諦。諸大弟子謂說真諦。真俗俱不解是也。或唯以圓對破藏通別教。如大佛頂首楞嚴經。訶斥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別成三乘魔外者是也。
 
【涅槃追說四教追泯四教】
重為未入實者。廣談常住。是追說圓教也。又為末世鈍根。重扶三權。是追說藏通別教也。雖復四教幷談。而與方等四教不同。方等中之四教。藏通初後幷不知常。別教初不知後方知。(初心雖知中道。是但中理。不具諸法。不同涅槃佛性)唯圓教初後俱知。今涅槃中之四教。同知常住。故不同也。旣前三教亦皆知常。不同方等中隔異之三。是追泯藏通別也。旣扶三權以助一實。不同方等中對三之一。是追泯圓教也。
 
【般若帶通別正明圓教】
會通一切世出世法。皆摩訶衍。互具互融。是圓教也。或說法性離一切相。非生死。非涅槃。非有為。非無為等。則是帶別教義。或說一切法如幻如夢。或說諸法實相三乘同證。則是帶通教義。蓋般若明空。有共不共。共卽諸法本空。三乘同證。出三界因果幻縛。是通教義。不共卽第一義空。菩薩獨入。斷三土二死因果。是別圓義。若云依第一義空 。得成諸法。猶是別義。若云卽第一義空。頓具諸法。諸法無非第一義空。乃是圓義也。細玩大部般若。顯發圓義為多。為鈍根人。略帶通別方便耳。後人判般若為空宗者。但得共意。尚未知別教義。何況知有圓教義耶。
 
【秘密不定】
具足應云秘密不定。顯露不定。蓋一音說法。隨類異聞異解。就相知邊。則名顯露不定。就不相知邊。則名秘密不定也。秘密故無可傳。可傳便屬顯露不定。又或一座說法。兩人所聞所解不同。若互相知。則皆名顯露不定。若互不知。則皆名秘密不定。若此知彼。彼不知此。或彼知此。此不知彼。則約不知邊。便名秘密。若約知邊。便名不定也。
 
【法尚無一云何有四】
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又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寂滅則何一何四。此所謂識取綱宗。本無實法也。因病設藥。大綱唯四。開權顯實。究竟歸一。一為實。三為權。權實相對。皆是不得已而有言。若論本體。不但不可名四。亦復不可名一。故云非權非實也。然所謂非權非實者。非謂出權實外。別有一法名為非權非實。但以權卽實家之權。故卽非權。實卽權家之實。故卽非實。猶云波卽水家之波。故卽非波。水卽波家之水。故卽非水。究竟同一濕性耳。濕性豈在波水外哉。
 
【四阿含毘尼阿毘曇】
阿含。亦云阿笈多。亦云阿笈摩。此翻教。又翻法歸。又翻傳所說義。又翻無比法。通則大小二教。皆名阿含。別則增一阿含。約數明法。長阿含。明世界生起等事。中阿含。明諸深義。雜阿含。明諸禪法。乃摩訶迦葉請阿難陀結集。故云四阿含也。毘尼。亦云毘柰耶。亦云鼻柰耶。此翻善治。亦翻調伏。亦翻滅。亦翻律。通則佛所說教。皆名正法毘尼。別則因事所制五篇戒相。摩訶迦葉請優波離結集。成毘尼藏。初唯一部。後因諍故。分為大眾上座兩部。乃至分為十八部等。久後流傳。止留五部也。阿毘曇。亦云阿毘達磨。此翻無比法。又翻對法。通則佛所說法。亦皆名阿毘曇。別則摩訶迦葉自結佛所說論。及阿羅漢所造諸論。名為阿毘曇也。問。半滿皆有三藏。何故獨名半字法門以為三藏教耶。答。凡有二義。一者半字三藏部帙各別。滿字經律二藏混同。二者據法華云。貪著小乘三藏學者。又智度論。處處以摩訶衍斥三藏法。故呼半字法為三藏教也。問。何故不名為小乘教耶。答。此教具有三乘權法。是故不可偏名小乘。
 
【生滅四諦】
三界二十五有果報色心。幷是三相有為之法。故名生滅苦諦。貪分煩惱二萬一千。瞋分癡分等分亦各二萬一千。總此四分。共有八萬四千煩惱。此煩惱心。皆悉流動擾濁內心。由此方起善惡不動三有漏業。能感三界生死苦果。故名生滅集諦。以戒定慧。對治易奪貪瞋癡等。名為出世之道。譬如明生暗滅。故名生滅道諦。滅彼三界因果之有。方得還于真諦之無。故名生滅滅諦也。問。有為四相。所謂生住異滅。今胡但云生異滅。復有處但云生住滅耶。答。略則但言生滅。足顯有為。廣則須言生住異滅。以表無實。生表此法先非有。滅表此法後定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暫有用。今處中說。故云三相。自無而有。假說為生。自有而無。假說為滅。中間暫有。假說為住。住不久停。復名為異。故言住卽攝異。言異卽攝住也。若二若三若四。總顯有為虛妄不實。平等平等。
 
【思議生滅十二因緣】
發業無明。大約有二。一者異熟果愚。不知善惡因果確然無謬。故發三塗惡業。二者真實義愚。不知三界無常無我。貪著人天色無色界果報。故發有漏善業及禪定業。由此二種無明。旣發有漏善惡不動三種行已。便于現前一念心中。引得將來三界受生識種。卽此識種。便具名色六入觸受等種。故云無明緣行乃至觸緣受也。復由迷事無明。于昔因所感現境界受不了知。故而起貪愛。所謂 于諸樂受。則愛其合。于諸苦受。則愛其離等。復由此愛而起于取。所謂于諸樂受。種種追求。令其常合。于諸苦受。種種方便。令其速離等。以此愛取二種潤生之惑。數數溉灌心中識等五支種子。令其漸漸增長成熟。便生有芽。有芽旣生。則此身滅位。任運向彼受生。旣受生已。任運遷變而至老死。起于種種憂悲苦惱。故云受緣愛乃至生緣老死等也。所以無明及行。為能引二支。識名色六入觸受。為所引五支。愛取及有。為能生三支。生及老死 。為所生二支。十支屬因。皆約現世。二支屬果。別約未來。依生死果。復起無明。依于無明。復起行等。致使三界因果不絕。足顯輪迴及離斷常。不墮無窮之過。此釋出在唯識。的可依承。不必更依小乘論解也。問。十使皆能發業。皆能潤生。何故發業偏說無明。潤生偏說愛取耶。答。發業則無明力強。舉強以該弱。潤生則愛取用勝。舉勝以攝劣。釋此十二緣生。更有多門分別。具如識論。須往尋之。
 
【實有二諦】
此教但明人空。不明法空。故云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皆是實法。依此實法和合。假名為人。人雖定無。法則實有。名為俗諦。直待修人空觀斷盡見思。方滅三界陰入界等俗法。復歸真空。名為真諦也。
 
【諸行無常四句】
若論此四句偈。亦能橫豎該攝一代時教。初橫攝者。藏教以三界依正色心因果名為諸行。一一皆是無常生滅之法。必須滅此因果。方證真諦寂滅之樂。通教亦以三界依正色心因果。名為諸行。皆是無常生滅之法。體此生滅。卽是滅已 。便證真諦寂滅之樂。然此二教。雖證寂滅。實無能受樂者。以無復身智故。別教則以分段變易二種因果。通名諸行。皆非真常。皆是生滅門攝。滅此二邊。顯于中道寂滅之理。而有四智菩提妙心。有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所現無漏身土妙色。故得恒受此真樂也。圓教亦以十界因果。通名諸行。通名無常。通名生滅。而了達因果卽是實相。無常卽常。生滅卽無生滅。故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此則不斷癡愛。起於明脫。如融冰為水。所以三千果成。咸稱常樂也。次豎攝者。諸行無常句。攝得六凡法界。以有為有漏故。是生滅法句。攝得藏通二乘法界。以出世聖人。乃能知其為生滅故。生滅滅已句。攝得別教菩薩法界。以滅二邊。歸中道故。寂滅為樂句。攝得圓教佛法界法。以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故。今但用此四句證偏真理。則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二句。卽苦集二諦。生滅滅已一句。約三學為能滅。卽道諦。約因果為所滅。卽滅諦。四諦皆是因果事相。名安立諦 。寂滅為樂一句。約所顯理以為真諦。乃是非安立諦。故云理居事外。為偏真也。
 
【知一切法從因緣生】
名字位中。觀察正因緣境。具破外道凡夫分別我法二執。言法執者。不出邪因緣及無因緣二種。時、方、梵天等。名邪因緣。自然。名無因緣也。言我執者。妄計是常是一。自在能為主也。然知一切法從因緣生。亦有四教差別。若知性具為因。迷悟為緣。三千性相為所生法。卽屬圓教。若謂一切種識為因。展轉熏習為緣 。分段變易乃至四智菩提為所生法。卽屬別教。若以六識相應有漏種子為因。六塵美惡中庸境界為緣。三界依正色心因果所生法。卽屬藏通二教。但通教則知若因若緣若所生法皆如幻夢。藏教則以為實法耳。故圓解則能徧破外道凡夫我法二執。及藏通別等種種法執 。別教亦能破于外道凡夫我法二執。及藏通二教法執。通教亦能破於外道凡夫我法二執。及三藏教法執。今藏教則唯破外道凡夫我法二執也。旣從內六識因。外六塵緣而生。則三界依正。決定不從時生。不從方生。不從大梵天生。不從極微性生。不從地生。不從水生。不從火生。不從風生。不從空生。亦不從神我生。亦不從本際生。但由內因外緣和合。所以虛妄有生。則亦非自然生。故能徧破邪因緣無因緣二種法執也。若法從因緣生。生必有滅。故無常。生滅 。相異故非一。非一則不自在。不能為主。故必無我。正報旣非是我。則依報亦必非我所矣。
 
【煖頂忍世第一】
由四念處。發四正勤。斷二惡。修二善。勤觀四諦。能發似解。猶如鑽火。先得煖相。故名為煖。由修四如意足。發生禪定。諦觀轉明。如登山頂。洞覽四方。故名為頂。由定慧均平。善法增進。能成信等五根。安住不動。故名為忍。由五根增長成力。能破五障而階見道。于諸世間有漏位中最為勝妙。故名為世第一。以此有漏聞思修慧為增上緣。資助本具無漏種子。令發現行而入見道。
 
【八忍八智】
欲界四諦下。各有一忍一智。謂苦法忍。苦法智等。色無色界四諦下。亦各有一忍一智。謂苦類忍。苦類智等。合為八忍八智。忍卽無漏禪定。智卽無漏觀慧也。無間道中。三昧斷惑名之為忍。乃卽慧之定。解脫道中。觀慧證理。名之為智。乃卽定之慧。
 
【真無漏三十四心】
見道八忍八智。名十六心。修道約三界九地。各有一無礙一解脫。名十八心。見修合論。共成三十四心。此之定慧幷從無始本具無漏種子所發現行。由此現行能證真諦我空真如。故云發真無漏三十四心也。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福智為增上緣。無始法爾無漏種子為親因緣。故得頓發頓斷頓證。然約所斷惑品。故分三十四心。若約能斷能證。唯是無漏定慧而已。所證秖是我空真如。亦名擇滅無為。無為真如。不墮諸數。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故名三十四心。復分漸頓種種不同。
 
【苦無逼近相四句】
三界色心依正諸果。名為苦諦。如幻如夢。當體全空。所以無逼近相。所謂生死卽涅槃也。見思煩惱有漏行業名為集諦。不自他生。不共無因。所以無和合相。所謂煩惱卽菩提也。旣體達煩惱卽是菩提。故道不二相。非別有法為能治也。旣體達生死卽是涅槃故滅無生相。非別有法可證得也。然此但是卽空。故與圓教卽中不同。
 
【癡如虛空。乃至老死如虛空。無明如幻化不可得故。乃至老死如幻化不可得。】
癡卽無明也。十二因緣流轉還滅名相。與前藏教不殊。但以體空智慧。了達生卽非生。滅卽非滅耳。癡如虛空等者。諦觀無明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猶如虛空。但有名字。毫無實體也。行等例知。無明如幻化等者。無明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以當體不可得故。喻如幻化本不可得。不可妄謂自他共離生也。行等亦然。
 
【幻有空二諦】
三界因果色心依正。幷是非有似有。猶如幻事。指此幻有以為俗諦。有旣是幻。則當體全空。非滅故空。指此卽空以為真諦。此則真俗不二。不同藏教真居事外。
 
【兩種含中二諦】
通含別者。幻有為俗如前說。幻有卽空為真。而此空理。卽是真如。其體不空。故能為迷悟依。是則真諦之中。含有別教中道理體。故名通含別二諦也。通含圓者。幻有為俗亦如前說。幻有卽空為真。而此空理。卽如來藏。亦名為空。亦名不空。名空之時。空卽具一切法。一切法皆趣此空。言不空時。不空亦卽具一切法。一切法皆趣不空。是則真諦之中。含有圓教圓空圓中道理。故名通含圓二諦也。
 
【別入通三諦】
通教止云有漏是俗。無漏是真。今立非漏非無漏句以顯中道。則三諦義成。蓋由前通含別二諦。故成此別入通三諦也。
 
【圓入通三諦】
二諦同前。今立非漏非無漏句以顯中道。一切法皆趣非漏無漏。則此非漏無漏具一切法。圓中義成。蓋由前通含圓二諦。故成此圓入通三諦也。
 
【諸法不自生四句】
四性推檢。通乎四教。無生之義。局在後三。藏通二教。指六凡為諸法。別圓二教。指十界為諸法。藏教明六凡諸法。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此四句出集論)則顯緣起正理不墮四執也。通教明六凡諸法。如幻如夢。如水中月。如空中花。非有似有。有卽非有。不可說從自他共離而生。且如妄情所計三界有為生法。雖復萬品差殊。略而言之。心境二字收無不盡。先約心法以推四性。若自生者。從心生心應有二心。又不對境時。心應常生。而實不生。故非自生。若他生者。從境生心。于我何與。又聖者對境。亦應生心。而聖不生。故非他生。若共生者。為心境各有生性故共生耶。為心境各無生性故共生耶。若心境各有生性。何須待共方生。又設待共方生。應有二心幷生。謂一從心生。一從境生故。而實不然。若心境各無生性。共亦何能有生。如一砂無油。眾砂共壓亦豈有油。故非共生。若云無因生者。旣不因心。又不因境。心境尚無。云何能生于心。不應虛空突出心識。故非無因。如是四性檢責。不得心之生處。則知心本無生也。次約境法以推四性。若自生者。從境生境。應有二境。又心不緣時。境應常現而實不現。故非自生。若他生者。從心生境。境還屬心。何得名境。又心念兔角。兔應生角。而角不生。故非他生。若共生者。例如前破。但以二心幷生。改作二境幷生為異。若云無因生者。不應日中忽覩明月。如是四性檢責。不得境之生處。則知境亦無生也。是以若心若境。俱如幻夢。求其生性了不可得。當體無生。此無生理。今古常然。始終不改。佛不能增。生不能減。但約種性差別。有三乘人。約悟入淺深。分十地位耳。別教明十界諸法。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則顯不思議緣起正理。皆以真如為迷悟依 。藏識為持種依。以先知有真如藏識。而用四性推簡入無生門。故為別教工夫也。圓教明十界諸法。非法性生。故非自生。非無明生。故非他生。非法性無明合生。故非共生。非離法性無明別有諸法。故非無因而生。隨一一法 。體卽法界。當體無生。無生而生。三千宛然。生卽無生。三千無性。非生非無生。唯一實相。實相非生。生亦實相。實相非無生。無生亦實相。法住法位。世間相常。因緣卽中。雙照空假。此是圓教初無生門。一門一切門。阿字卽具四十二字功德。餘字亦然。故為圓妙無工夫之工夫。
 
【解苦無苦而有真諦】
三界果報。名為三苦。解之則皆如空華。無逼近相。但是真空法性而已。真諦卽在虛妄苦諦之上。如空處卽在華處。無二處也。于此真諦假立四名。四幷卽真。真非事外。乃是通教所詮之理。今人談玄說妙。迥超情見。壁立萬仞。總皆不能出此。
 
【扶習潤生】
別圓二教證中道理。則以中道法身為應化本。譬如月印萬川不須惑業受生也。藏教說惑是實有故。菩薩不可斷惑。斷則不能三僧祇受生行道矣。通教說惑是幻有故。菩薩體幻而斷正使。正使旣斷。設欲涅槃。卽便能入。但由本願力故。不取涅槃 。以神通力。扶起三界思惑餘習。資于故業種子而得受生。所謂思惑餘習者。非貪似貪。非慢似慢。非癡似癡等是也。
 
【行則五行差別】
戒定慧三。名為聖行。十住入空行也。慈悲喜捨。名為梵行。十行十向入假行也。依理成行。名為天行。初地已上中道行也。從天行體起化他用。示同小善。名嬰兒行。卽慈用也。示同煩惱。名為病行。卽悲用也。藏通二教。但有聖行及少分梵行耳。今有五行故不同前。圓教則一行一切行。今有次第。故不同後。
 
【一因迥出不卽二邊】
正因佛性。卽指中道理體。非是生死。亦非涅槃。藏通二教之所不詮。又復不具緣了二因。故不同圓。
 
【一果不融諸位差別】
妙覺極果。方證法身。不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也。
 
【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
枝末無明為分段生因。已如藏教中釋。根本無明者。不了心外無法。厭苦斷集。證滅修道。卽是迷于中道真實義諦。發起界外偏真無漏行也。由此引生方便變易生死識種。復緣界外無漏正受。而起涅槃法愛。深生取著。潤彼變易識種。令生有芽。招感方便不思議變易生死。又不了心外無法。訶棄真空。別修萬行。亦是迷于中道真實義諦。發起界外入假神通行也。由此引生實報變易生死識種。復緣界外勝妙境界。而起神通法愛。深生取著。潤彼變易識種。令生有芽 。招感實報不思議變易生死。直至佛果。則十二品無明盡滅。方得二死永亡。
 
【顯中二諦】
束通教之二諦以為俗諦。則十界皆為俗也。以不有不空為真。則中道為十界迷悟所依。乃為真也。明言中道為真。故稱顯中。
 
【圓入別二諦】
當教以真諦顯中。中但不有不空法性而已。今明法性具一切法。一切法皆趣不有不空。則不有不空之外。更無一法可得。是十界之俗。猶屬別義。不有不空之真。已成圓義也。
 
【別三諦】
顯中二諦。則合有之。與空為俗。不有不空為真。今分此俗諦為二。謂有卽是俗。空卽是真。取真諦之不有不空名為中諦。則二諦三諦。但有開合之殊。義無增減。
 
【圓入別三諦】
有卽是俗。空卽是真。不改別義。不空不有名為中諦。中諦具一切法。則為圓中矣。
 
【圓建立眾生】
藏通別教。雖亦各論四悉檀益。而收機未普。今圓教人。窮心性源。徹法界底。自行旣圓。故四益亦普。所謂為實施權。開權顯實。權實不二。用與適宜。如一雨所潤。大地普洽也。
 
【不思議二諦】
三千性相皆名為俗。一一無非實相。故名為真。三千之外無實相。則卽俗恒真。事造卽理具也。實相之外無三千。則卽真恒俗。理具卽事造也。故云。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居一念。亦可云同居一塵。同居一名。如一念。一切諸念亦然。如一塵。一切諸塵亦然。如一名。一切諸名亦然。真俗不二。真俗宛然。
 
【圓證三德涅槃】
法身德名性淨涅槃。般若德名圓淨涅槃。解脫德名方便淨涅槃。唯是一心。更不縱橫幷別。故名圓證藏通二教。不知法身。但有修得生空般若。僅能淨于見思。未得一切解脫。別教謂法身本有。般若修成。解脫始滿。則先後歷別。不名圓證。
 
【十乘觀法】
第一觀不思議境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法眾生法。一一皆不思議。皆得為所觀境。但初機之人。則謂佛法太高。生法太廣。故但就現在自己陰界入法以為所觀。又捨界入。但觀于陰。又捨前四陰。但觀識陰。又七八二識微細難觀。前五根識現起時少。故但以現前一念第六意識為所觀境。近而復要也。現前意識不起則已。起則于十界中。必落一界。若落一界。必具百界千如。以此隨落一界之心。非是心之少分。必是心之全體。心外更無百界千如故也。若頓了此現前一念。全具百界千如三千性相。無自性。無他性。無共性。無無因性。無性亦無性。則能頓證三德秘藏。則為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則是定慧平等莊嚴。則已徧破三惑。則已了知一切諸法中皆有安樂性。則已具足圓妙道品。則已到于事理彼岸。則為登于菩薩正位。則為永超十魔八魔。則已心心流注薩婆若海。是謂上上根人。秖于一法具足十法乘也。若雖觀心。未能頓入。應念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云何諸佛已悟。我及眾生猶滯迷情。由是緣無作四諦。殷重發起四弘誓願。因發心故。一發一切發。登發心住。則是定慧平等莊嚴。徧破三惑。知一切法皆安樂性。具圓妙道品 。到事理彼岸。登菩薩正位。超八魔十魔。心心流入薩婆若海。知一切法本不思議。是謂上中根人。于第二真正發菩提心。具足十法乘也。若雖發心。心仍散動。未能登位。應念心體本來寂照。善巧調 適。或以卽寂之照令不沉沒。或以卽照之寂令不浮散。浮沉病除。心體明淨。則能徧破三惑。證安樂性。具圓道品。到事理岸。登菩薩位。超越魔境。入薩婆若。知一切法本不思議。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謂上下根人。於第三善巧安心止觀。具足十法乘也。若雖以止觀安心。心仍未安。未得卽證寂照本體。必於所觀一念三千之境。猶存意解。未知當下卽空假中。應以四性而簡責之。其根利者。秖觀一念三千無自生性。卽當悟入無生。無生則無不生。三諦圓顯。十乘具足。若根鈍者。破自則必計他。破他則必計共。破共必計無因。展轉破盡。方悟無生。具足十乘。若猶未悟。必當度入相續假中。應觀此一念三千。為前念不滅後念續耶。為前念滅後念續耶。為前念亦滅亦不滅後念續耶。為前念非滅非不滅後念續耶。若仍不悟。必當度入相待假中。應觀此一念三千。為待有念而立耶。為待無念而立耶。為待亦有念亦無念而立耶。為待非有念非無念而立耶。如此展轉簡責。若能悟入無生無不生者。則知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具圓道品。到事理岸。登菩薩位。超越魔境。入薩婆若。知一切法本不思議。便成正覺。定慧莊嚴。是謂中上根人。於第四破法徧。具足十法乘也。若雖約因成相續待徧破諸惑。仍未入者。應思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但除其病。不除其法。如金錁去膜養珠。如郢匠去堊存鼻。那得一向破法。則破卻成塞。今須善識通塞。若塞須破。若通須護。如聖王輪寶。能破能安。由此識通塞故。卽塞成通。煩惱卽菩提。菩提通達無復煩惱。生死卽涅槃。涅槃寂滅。無復生死。則能具足圓妙道品。到事理岸。登菩薩位。超越魔境。入薩婆若。知一切法本不思議。便成正覺。定慧莊嚴。徧破三惑。是謂中中根人。於第五識通塞。具足十法乘也。若雖識通塞。仍未能卽塞成通。應觀現前一念三千性相不可思議。卽是圓心念處 。一心念處。一切心念處。正勤策發。緣如意定而生五根。令其增長而成五力。調停七覺。趣八正道。開圓三解脫門而入秘藏。則為到於事理彼岸。登菩薩位。超越魔境。入薩婆若。知一切法本不思議。便成正覺。定慧莊嚴。徧破三惑。證得諸法皆安樂性。是謂中下根人。於第六調適道品。具足十法乘也。若雖調練無作道品。而觀慧力弱。蓋障偏起。不能入位。必有無始事障未除。應審觀察何障偏重數數現起。兼以事行而對治之。理觀為主。事行為助。正助合行。不惜身命。誓當尅證終弗懈息。由事理二治。能斷無始事理二幻障故。豁然證入。位相分明。則為永超魔網。入薩婆若。知一切法本不思議。便成正覺。定慧莊嚴。徧破三惑。證安樂性。具足圓妙道品。是謂下上根人。於第七對治助開。具足十法乘也。然對治助開之時。縱令鈍根。必皆有益。倘不知次位。起增上慢。以凡濫聖。招過不輕。故須深自簡察。為究竟耶。為分證耶。為相似耶。抑亦僅僅小輕安耶。旣知位次。不起上慢。必有強軟諸魔惱亂真修。須加安忍不動不退。策進五品而階十信。旣階十信。六根清淨。得順道法。易生法愛。須離法愛而入分真。入分真已分得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徧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是謂下根人。具修十法而成大乘。乘是大乘。遊于四方。直至道場。自運功畢。運他不休。故此十乘妙觀。全性起修。全修顯性。非橫非豎。橫豎該徹也。
 
【附三慈體相】
生緣慈有六種差別。 一凡夫修生緣慈。成梵王福。以愛為體。 二外道修生緣慈。取梵天果。以見為體。 三藏教二乘修生緣慈。對治瞋恚。作父母親屬想。以世諦為體。菩薩修生緣慈。廣行濟度。亦以世諦為體。然皆不起我人等執。依析空觀得成。  四通教三乘修生緣慈。皆了生空。依體空觀得成。緣六凡境。亦得以世諦為體。 五別教次第先修生緣慈。亦以世諦為體。不起我人等妄執。亦是依析體二空觀成。(十信析空。十住體空)。  六圓教一心中修生緣慈。知十法界卽空假中。緣此卽空假中之十界有情。一一皆作父母等想。故以妙有為門。得論六卽。
法緣慈有四種差別。 一藏教二乘。了生空故。觀諸眾生。唯是四大五蘊。不生瞋惱。隨力濟度。以生空觀為體。(菩薩雖未證空。亦得修空)。 二通教三乘。了生本空。法亦如幻。二乘隨力濟度。菩薩弘誓徧周。同以空觀為體。  三別教次第修法緣慈。知空而不住空。悟緣生法。廣度九界。以從空入假觀為體。 四圓教一心中修法緣慈。知十界緣生之法卽空假中。緣此卽空假中之十界法知其無性。故以妙無為門。得論六卽。
無緣慈有二種差別。 一別教十回向。不緣十界假名之眾生。不緣十界五蘊之法相。惟緣中道佛性。故明無緣。以相似中道為體。(若登初地後。則與圓慈同。) 二圓人初心卽了三千諸法。一一當體卽中。中道之外。更無別法。能所頓絕。與拔難思。得論六卽。故有觀行無緣慈乃至究竟無緣慈義。只一慈體。而論三慈。故三慈皆妙。三慈皆論六卽。如慈心三昧。有此種種差別。悲喜捨亦如是。但約與樂名慈。拔苦名悲。見他得樂。心生適悅名喜。怨親平等一相。心無繫著名捨也。
 
教觀釋義終
  弟子等伏願
十方三寶。常住世間。利益有情。同圓種智。藉茲功德。仰祈各各父母現增福壽。速得一心決生極樂。廣度眾生。普願過去父母。歷劫怨親。同蒙拔濟。稽首歸依。
諸佛菩薩悲愍聽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教大日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