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tue  

在佛經上,我們常會看到一些有關「人身難得」的勸勉說話。有些人會覺得奇怪,全世界的人口、人種有這麼多,為什麼會「人身」難得呢? 以下是佛陀開示有關「人身難得」的比喻:


人身難得的比喻


● 「盲龜浮木伸頭」:出於【雜阿含經】卷十五,譬如在大海裏有一隻瞎眼的烏龜,牠的壽命是無量劫,差不多一百年才伸頭出海面。在大海中有一根木頭飄浮著,這根浮木中有一個孔。瞎龜的頭一伸出來,剛好伸進浮木中的那個孔裏,這個機會真是太難得、太巧合了。所以佛陀對阿難說:「凡夫漂流五趣,欲得人身,可以說比那隻盲龜要鑽入浮木的孔更難。」
● 「爪土及大地土」:出於【雜阿含經】卷十六,一天,佛陀在地上抓了一把泥土,然後撒掉,指甲上還剩下一點塵土。佛陀便問祂的弟子:「我指甲上的塵土多,還是地上的土壤多?」 當然是地上的土壤多,但為何佛陀仍需要問呢? 佛陀是為了教化,繼續說道:「我們現世的人,死了以後來生再得人身,數量就像我指甲上的土;死了以後不能得人身,就像大地的土。」佛陀正要暗示能再擁有人身是很難得的。
● 「高山垂線穿鍼」:出於《法苑珠林》卷二十三,須彌山是最高的山,佛陀想比喻從須彌山上垂一條線下來,山下放一個繡花針,線能否一掉下來就穿進針孔呢? 這就是說明得到人身的機會是這樣渺茫的,我們就好像須彌山上要掉下來的那條線,恰巧就穿進人道這個針孔,太難得了。

看了以上的比喻,我們會發覺擁有人身真的是很難得,可能比想像中更加難得。

人身固然難得,但如果想再進一步學佛修行,那麼,不單只要得到人身,還要擁有「暇滿」的人身。「暇」是閒暇的意思,也就是有時間;「滿」是圓滿的意思,也就是有足夠的條件。「暇滿的人身」,是指不會投胎到沒有修行機會的地方,或是轉生為不俱足修行條件的眾生。一般而言,俱足「八種有暇」和「十種圓滿」的十八暇滿人身,才有機會學佛。以下介紹何謂「八無暇」及「十圓滿」:

八無暇


「八無暇」是指缺少閒暇和機會學佛的八類眾生:


1. 地獄:地獄道被無盡的痛苦所折磨,不可能聽聞佛法。
2. 餓鬼:餓鬼道在飢渴之苦中過日子,沒有機會修行佛法。
3. 畜生:畜生道愚痴迷惑,無法理解佛法的意義。畜生種類不一,亦各隨因受報,或為人畜養,或居山海等處,常受鞭打殺害,或互相吞噉,受苦無窮。
4. 長壽天:此天以五百劫為壽,即色界之無想天;無想者,以其“心想”不起,外道修行多生此處。長壽天的天人迷於定境,對佛法沒有興趣。
5. 邊地:此地人壽千歲,命無中夭,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是以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
6. 邪見:雖具世智辯聰,唯沈迷學習外道經書,不信三寶、因果、出世正法的邪見者。
7. 無佛:由於業重緣薄,生在佛前佛後(即無佛出世或佛法滅後),不得見佛聞法的人。
8. 瘖啞愚痴:此等人雖生在有佛法地方,然而業障深重,過於愚痴或聾或啞等諸根不全,雖值佛出世,而不能見佛聞法。

前四類眾生是因為沒有獲得人身,而無暇(沒有時間)修行。後四類眾生是已獲得人身,卻沒有機會學佛修行的眾生。

如果你沒有生於「八無暇」的條件下,這表示你已得到了寶貴的人身。但想修行佛法,還需要俱足十種圓滿的修行條件,稱之為「十圓滿」。

註:據【增一阿含經】卷十六載,奉持八關齋法,可對治此八無暇。

十圓滿
「十圓滿」分為兩類:一類是五種自己必須具備的圓滿,稱為「五自圓滿」,另一類是五種他人給予自己的圓滿,稱為「五他圓滿」。

五自圓滿:

一、投生人道。
二、生於佛法興盛的地方。
三、諸根俱足。
四、未犯五無間罪(或叫他人犯或隨喜他人犯)。
五、對佛、法、僧三寶有真實信心。


五他圓滿:

一、值佛出世:如果沒有佛降臨人間,世界上也就不可能有佛法。
二、佛轉法輪:如果佛已出世,但沒有說法,我們也得不到利益。
三、佛法住世:佛說了法還不夠,佛的教法還沒有衰滅,仍然流傳著。
四、無論各種階級、種族的人,都能自由地修學佛法,即佛法住世而自己也能自主地進入、追隨佛法。
五、有善知識將佛法傳授講解給我們,教導我們如何依法修行。
 (在五他圓滿中,亦有將第四點刪除,而改作“有善心施主的供養”。)

結論


有些人在生活上遭遇到挫折,可能是經濟上、感情上或健康上,很容易便會想到自殺,他們沒有勇氣去面對現實,又或心想再投胎一次,或許可以換個比較好的身軀,從新開始……可是,他們不知道,要再得人身,等於那隻盲龜在大海裏要鑽入浮木的孔一樣,機會率差不多等於零。

人身已經難得,寶貴的暇滿人身就更加難得了。可能,大家會心想自己現在已學佛修行,不正就表示今生已得到了暇滿人身嗎? 對是對的,其實,這是來自過去世所累積的福德資糧,如果不好好珍惜今生去學佛法修行,及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那麼福報用盡時,一旦失卻人身,便萬劫不復,到時要再想得人身,實在太難了,故大家要好好珍惜此生及此身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教大日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