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山海圖

 

【山海經遠古世界地圖】

 

西王母原形

 

【山海經西王母原型】

人面獅身

 

【埃及人面獅身】

人面獅身2  

【埃及人面獅身】

 

 

考古實證會一一證實我的猜想,我對自己的觀念非常自信

【轉貼】


西王母就是埃及女王
崑崙就是乞力馬托羅山


古埃及就是《史記》中的“夏王朝” 這個時代注定要改寫中國歷史觀。

 


1993年,奧地利考古學家在一具古埃及女性木乃伊頭髮中發現了一塊絲綢。這塊絲綢與木乃伊同屬古埃及二十一王朝,年代相當於中國的商周。商周之際的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絲綢出產地,當時中原絲織業尚不能自給,但成都平原上古蜀國經過三星堆商文明的開發,其絲綢已經聲名遠揚。那麼這塊絲綢怎麼來的?

 

晉太康二年(281年),有一個叫不准的盜墓賊,辦了一件有生以來最準的事情,就是在河南汲郡這個地方挖到了一座戰國時期魏安厘王的墓葬。話說盜賊本無心,只是戀珠寶,可無意之中卻挖出了一批珍貴的竹簡,這批竹簡皆是由“小篆古文”寫成,大約十萬餘字(後被稱作“汲冢竹書”)。這些竹簡中有《周王遊行》五卷,記敘“週穆王遊行天下”的故事。週穆王,姬姓,名滿,周昭王之子,周王朝第五位帝王,他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稱“穆天子”,因此後人將《周王遊行》改名為《穆天子傳》。《周王遊行》應出自史官實錄之筆。 西周穆王,傳說享壽105歲,在位時間約為55年(公元前976年-前922年),一說(公元前1001年-前947年)。週穆王的時代距今約2900年,他的統治長達55年,因年代久遠,本來關於他的記載只有零星的只言片語,而“汲冢竹書”中的《周王遊行》與《竹書紀年》卻讓我們了解到了一位古代帝王傳奇的一生。 《穆天子傳》記載: 穆王13年-17年駕八駿之乘驅馳九萬里,西行至“飛鳥之所解羽”的崑崙之丘(見前已證為胡夫金字塔),觀黃帝之宮。又設宴於瑤池,與西王母做歌相和。 《竹書紀年》曰:“穆王十七年,王西征,至崑崙丘,見西王母。其年來見,賓於昭宮。” 《穆天子傳》曰: 吉日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執贄者,致敬也〕好獻錦組百純,□組三百純〔純,匹端名也。《周禮》曰“純帛不過五兩”。組,緩屬。音祖〕。西王母再拜受之。 穆王的西北之遊,是對先祖遷徙路徑的回溯。而追尋來路,朝拜故鄉,確是人類精神世界裡恆久不息的渴望。這則故事說:西周英俊的帝王穆王坐著八匹馬拉的車子,帶著一隊人馬,浩浩蕩盪地沿著渭水向東前進,到了盟津,渡過黃河,然後,沿太行山西麓間北挺進,直達陰山腳下,轉而長途西行,到了崑崙山,又向西走了幾千里,到達了一個風景秀麗的國家,即西王母之國。西王母梳著蓬鬆的髮型,穿著下垂的豹尾式的服裝,在瑤池盛宴款穆王。穆王贈送給西王母大批中原特產和錦綢美絹,西王母回贈穆王各種當地的奇珍異寶

 

皖境戰國貴族墓出現的“蜻蜓眼”,或許現在見到的蜻蜓眼就是西王母贈送給周穆王的禮品,歷史就在眼前。) 《穆天子傳》又載:“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裡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複來?” 在西王母的地盤之上,在碧波蕩漾的瑤池旁邊,週穆王反客為主,擺下酒宴。西王母燕爾綢繆之後,面對萬里分離的殘酷現實,不覺惆悵滿懷,為周穆王清唱道: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路悠遠,間雜著陡峭的山川。有生之年,你還會再來看我嗎?語氣口吻畢肖,那一抹掛在嘴角的強顏歡笑,卻兀自沒有消散。將子無死,尚能複來?即使貴為王,難道不也是宿命嗎?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 (我回到那東方)和治諸夏, (和諧治理周邦)萬民平均, (實現百姓均平)吾顧見汝。(才能再來探望)此及三年, (用不了兩三年)將復而野。(將歸來做閒民)西王母又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正確解讀應該是指:穆王你也本來從這西土出走的,現在卻改換住到東方野外)(徂的意思就是出,發音也相同,爰的意思是改變)虎豹為群,烏鵲與處。(與虎豹為伍,烏鴉相處)(古埃及和中東沒有老虎,所以這是指穆王居地而不是西王母住地。)嘉命不遷,我惟帝女。(願您的諾言不要改變,我就是陛下你的女人)彼何世民,又將去子。(你為什麼一定要濟世救民,又將離開你)吹笙鼓簧,中心翱翔。(吹笙鼓簧,心中翻騰飛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西王母又邀請穆王遊歷了她國中的弇山。穆王題寫“西王母之山”,並種植了槐樹以作留念。誰知這一別,就是永訣,西王母或許懷著一生的想念,臨終時吩咐僕人把周穆王送的絲綢扎在其頭上。3000年後,雙方互贈的禮品又再見於世人。。。李白的《清平調辭》就有“若非群玉山頭見,定向瑤台月下逢”之句,說的就是這段讓人幽幽的心動的愛情,詩中蘊含著詩人對愛情無盡的蒼涼之感~~~~ 嗟夫,3000年的信史,觸手可及,其情其深,幽幽動容。。。

 

西王母、神虎與古埃及獅身人面像

太陰(性別), 西方(方位), 聖山(居所), 神虎(形象), 死生(事功), 它們一起構成了中國月亮神話的元語言。下面藉此考察一下西王母, 尤其是考察西王母與​​虎的關係。


太陰, 月亮別名,即大陰。王者大也,母者陰也,故王母義 ​​同太陰,本來就是月神的名號。西方主陰,月屬大陰,故王母歸之。“西有王母之山”(《山海經·大荒西經》), “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山海經·西山經》),故稱西王母。玉山,即崑崙山,是一座地處西方的通天的聖山,西王母的巢穴。
 

西王母的一個本相是虎形, 也就是說, 月神與老虎有形神上的粘連, 這是中國遠古月亮崇拜最值得注意的特徵之一。(晚至南朝梁代詩人劉孝綽《望月有所思》句中仍有“金虎西南昃”的講法, 徑稱月亮為金虎, 是其觀念的遺痕。)

西王母的容貌, 《山海經》形容她“穴處”於崑崙之丘, “人面虎身, 有文有尾, 皆白”, “虎齒”、“善嘯” , 是一隻人面的白色的神虎。

在動物世界中,虎是會主動襲擊人並且吃人的少數肉食動物之一,商代青銅器有“虎食人”卣,體現了虎的這一強者的威勢。(圖)中國先民認為,人死猶如入鬼門關,轉入陰間地府,人鬼殊域,黑白兩道,其間有一條生死鴻溝,西王母“司天之五厲及五殘” ,正是操此權柄的凶神、死神。俚言“虎落平坡被犬欺”,老虎是離不開山林的,它靠山吃山,因而有山大王之稱。山林是陰間鬼魅的 ​​大本營,虎不僅食人,它又是食鬼的。(圖)它的這一吃人鎮鬼的能力的聖化,構築了它的山神神位,而西王母作為掌握刑殺大權的月神,與此神格重疊,於是毫不奇怪,山神之王者“母大蟲”白虎,也就成為月神西王母的化身之一了。

中國早有四像或四靈的說法,而把神虎安排在西方,其歷史之邈遠,從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蚌塑龍虎(公元前4510±135年)可知大概。在這個約距今六千五百年的墓壙中,墓主人頭南腳北,東側和西側分別由白色蚌殼擺塑的龍、虎。如此規整的安排,決不會是巧合。它證實,四象的東龍西虎觀念已經形成。

神虎之所以置於西首, 是與“月生於西”、月主西方及月掌生死等前述的古老信仰相關;虎同月的融合, 才能確定虎踞西方的神位。西水坡的蚌虎在墓主的西側, 說明虎已被認為是西方的主神, 這正是月神的神格, 它代表的是冥界的權威;同樣, 如果聯繫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月神徽記, 它們都銘刻在下葬的祭器和冥器上面, 同樣具有護身符及重生等祈願含義。這些墓葬中崇虎拜月的儀式是同那時先民的原始信仰的需求相契合的, 它們證明了在距今七千年前後、遠在文字出現以前, 中國已存在著一個月亮崇拜的宗教神話系統。這樣看來, 中國的月神又不只在本書開篇文章所說的五千年的歷史。按其邏輯的發展, 竊以為必先有月神崇拜, 才後有虎處西位, 後有四象, 後有二十八宿, 等等。

西方之位, 聖山之穴, 正是月神發威的世界。這就是為什麼與西王母同格異名異事的月神女媧, 古書說她籍貫為塗山氏, 嫘祖則為西陵氏, 過去總以為這是信口開河, 現在看來, 其間是有深意的, 所謂塗山者, 虎山也( 塗, 同菟, 是虎的古名及異寫), 所謂西陵者, 西山也, 都指的是月亮山。
 

月神和聖山在神話學上有著血緣相親之情,這是世界現象,猶太宗教神話中的西奈山就是一座月亮山,便是例子。

但月神與虎的結合,在世界上則不多見。不過換一個視角就會發覺,古埃及金字塔旁的獅身人面像,如果把它看作是一尊巨型的鎮墓獸,同中國的鎮墓獸開明虎進行比較,其間存在著許多令人驚異的一致性。

中國的鎮墓獸,其鼻祖就是開明獸。《山海經 ·海內西經》說:“崑崙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崑崙上。”(九首應是九尾的變辭,見同書《西次三經》)不消說,它其實是月亮女神西王母的一個具體化身。

開明神獸人面虎身,頭東尾西駐守在地獄之山兼通天之山(崑崙)的上面,而古埃及獅身人面像,也是頭東尾西以臥姿駐守在吉薩高原的法老墳墓並被古埃及神話視為通往天堂的塵界之門(金字塔)的邊上!雖然一是獅,一是虎,但都是四足猛獸,按現代分類學,皆屬貓科動物,區別甚微。兩相對照,難道這一切是巧合嗎?其間有何淵源關係?僅在此記以存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教大日網 的頭像
    佛教大日網

    佛教大日網

    佛教大日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