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與北傳佛教的分別

 

佛教的起源地是在中印度的恆河流域。現在人們把佛教分為二大不同的教派:南傳佛教、北傳佛教。南傳佛教是在佛滅度兩百多年時,由印度向南傳入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東南亞地區。大約在佛滅度後五百年至一千五百年間,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向北沿著絲綢之路傳到中國漢地,就被稱為漢傳佛教,再流傳至韓國、日本、越南等等。另外,佛滅度後一千一百年王一千六百年間,佛教在印度發展為大乘密教,並越過喜馬拉雅山傳到西藏,稱為藏傳佛教,後流傳到蒙古、尼泊爾、不丹等地。因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都是由印度向北傳播而成的,所以就統稱為北傳佛教。

要說它們的分別,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談,由歷史、寺院、僧侶的衣服、日常修行、生活、思想等等。因所包含的範圍太廣,而篇幅有限,現在只以下幾點:經典、修行方法及對佛菩薩的看法來分析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的分別。

為什麼會以這幾點來談,因佛教是以佛為榜樣,依他們的教法的編成經典來修行,以達到脫離苦海的目的。

南傳佛教是從西元前三世紀開始的,他們源於部派佛教的上座部。僧侶的言論和行事作風,顯得老成持重,思想自然也就比較保守。而且,他們以遵隨佛制為旨,保守、保持與遵守佛陀教法的純淨性,他們認為身為佛陀的弟子,是有責任讓佛法純正無雜的傳承下去,以令正法久住世間,讓未來的有緣眾生,也能學習和實踐純正的佛法。所以,他們不會增添佛法經典、不會融合其他修行,並堅持三個原則:1)非佛所說不添加;2)佛所說不刪改;3)如佛所教而遵行。

南傳佛教的佛典是巴厘三藏,是一套非常完整,非常系統,非常古老的經典。有兩千三百年歷史,據說這部經也是阿育王的兒子瑪亨德帶去的,憑著記憶帶去的這套完整的巴厘三藏,律、經、論三藏,沒有形成文字,後來記錄下來。傳入以後一個字都不增,一個字都不減,還是用那一套巴厘三藏。所以有些學者認為它們是最接近原始佛教時期的佛所說的那些經。

相反,北傳佛教晚了三百多年。有傳由部派佛教中的大眾部演變出來。僧侶的行事比較活潑,行事是積極,敢於用靈活的方法來弘法,這可以適應於不同的國家及文化、時代和環境的轉變,作各種不同的開演。當佛法傳到某個地區時,他們會融合當地的文化風俗,讓佛法容易被當地人接受,以便渡化更多的人。

而且,北傳的漢藏語系經典就雜多了,豐富多了。除了四阿含還有很多經典,是南傳佛教所沒有的,就如金剛經、法華經、楞伽經、維摩詰經、淨土三經等等。漢語的大藏經大約六千多卷,量多得多了。還有很具有中國特色的六祖壇經。

我們嘗試以現存的原始經典有「巴厘五部經」與「漢譯四阿含」作比較。巴厘五部經是五部經,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前面的四部相當於北傳的四阿含,長部、中部相當於北傳的長阿含、中阿含,南傳的相應部、增支部相當於北傳的雜阿含、增一阿含。南傳的經是五部,北傳的經四阿含只有四部,沒有小部,而散在雜藏中。在以下的表中可以見到不同之處:

image

 

從經典來說,上座部佛教傳承在阿首咖王時代(西元前3世紀)即已經定型的巴厘語三藏聖典,以及解釋這些聖典的義注和複注。而北傳佛教除了《阿含經》等聲聞三藏之外,還有大量的大乘經典。同時,佛教在印度和中國流傳的2500多年期間,歷代祖師大德撰寫了很多經論,發展演繹佛陀的教法,形成名目繁多的論典。在數量上,北傳經典要比南傳多出至少十幾倍。

史實告訴我們,佛教在長期發展中,歷經錯綜複雜的流變,或多或少被加入了歷代祖師們的思想,以及各時代、各地區的習俗信仰,加上譯經上語言的隔閡,梵文轉成華文不僅是體制上不同,中國譯經傳教師亦非直接來自印度,而是輾轉從其它地區或國家來的,比如安世高來自波斯,支婁迦簽來自月氏,康僧會來自康居…等。

至於藏傳佛教,他們大藏經分為教說翻譯、論著翻譯等兩部,音譯甘珠爾、丹珠爾。「甘」意謂教,「丹」意謂論,「珠爾」則謂翻譯。甘珠爾又稱正藏,丹珠爾則稱副藏、雜藏、續部等,此係西藏學者仁欽札巴對西藏大藏經所作獨特之分類法,其後成為定式。

甘珠爾分為顯教經乘與密教咒乘,經乘中又依佛陀說法時代之先後,分初、中、後三次法輪。初法輪乃佛於鹿野苑所說之四諦法與根本戒律等;中法輪為佛於靈鷲山所說之無相法,如般若經等;後法輪為佛於毘舍離城等處所說之分別法,如華嚴、寶積等經,成為西藏後世刊版編製之定制。

丹珠爾的內容包含諸論師之教語、註釋書、密教儀軌、記傳、語言、文字等甘珠爾所未曾網羅者。此外,亦收錄甚多西藏撰述之諸書。

在北傳的理念上,經中也沒有說,只有佛才能說佛法。《十誦律》載:佛法有五人說,除了佛陀之外,佛弟子、天人、仙人、化人都可能演說佛法,只要所說符合布施、持戒、生天、涅槃的道理,就是佛法。經中佛也說,他所說法如掌中沙,未說者如大地土。

除了經文有所不同,記錄經用的語言當然也不同了。南傳用的是巴厘語,是西元前三世紀時所用的語言。北傳的經典於公元二世紀,兩晉南北朝的時候開始翻譯成漢語,原來文字的沒有了,只保留在漢語裡邊,也有譯為藏語,越南語。

在修行上,南、北傳的修行都有分別。

南傳佛教強調持戒、修行四念處觀、數息觀、不淨觀等修行方式,以坐禪、經行為主。多數比丘也學習經教,說法利生。大部分人希望能斷除煩惱、證悟涅槃。

根據林祟安教授在靈山現代佛教329期的南傳佛教的修行方法。南傳佛教在修行方面,重視經上的「七清淨亅和論上的「十六觀智」的修行次第。七清淨:1.戒清淨,2.心清淨,3.見清淨,4.度疑清淨,5.道非道智見清淨,6.行道智見清淨,7.智見清淨。十六觀智是:1.名色分別智,2.緣攝受智,3.思惟智,4.生滅隨觀智,5.壞滅隨觀智,6.怖畏現起智,7.過患隨觀智,8.厭離隨觀智,9.欲解脫智,10.審察隨觀智,11.行捨智,12.隨順智,13.種姓智,14.道智,15.果智,16. 省察智。

觀智的前階段以一切名色法或「心、心所、心法」爲所緣。心和心所是名法。受蘊、想蘊、行藴與識藴是名法:色藴是色法;因此一切名色法就是五蘊。五蘊、一切行法和名色法是同義詞。觀智之後階段的道智和果智是以涅槃所緣、色法、心、心所和涅槃是四究竟法禪修者要證悟涅槃,必須逐步地培育七清淨或十六觀智。

一般而言,禪修者以「戒清淨」為基礎,進而修習止禪;再以止禪為基礎,進而修習觀禪。一般的止禪常以入出息念或四界分別觀為下手處,得到近行定(屬低標)或安止定(屬髙標)。當禪修者修習止禪獲得近行定或四禪八定時,這是「心清淨」。而後禪修者辨別名色,證得名色分別智時,這是「見清淨」。接著禪修者十二緣起的三世因果,證得攝受智時,這是「度疑清淨」。禪修者經由見清淨、度疑清淨,觀三世因果中名色的生滅、無常、苦、無我,依次證得思惟智和生滅智(未熟階段),這是「道非道智見清淨」。禪修者從成熟階段的生滅智,經過壞滅智至行捨智、隨智智,這是「行道智見清淨」。緊接在些觀智之後,禪修者繼續照見每一種名色法的壞滅,內心存著從它們當中解脫的願望。結果所有的名色法止息了,禪修者的心直接透視,而且完全地覺知無為涅槃,獲得四聖諦的真實智,並且親身證悟涅槃。繼續如此修行,將能證悟阿羅漢果及般涅槃。此中,禪修者經由種姓智,證得道智、果智與省察智,是「智見清淨」。

北傳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如:參禪、念佛、誦經、持咒、拜懺、放焰口、大蒙山、三時繫念、水陸...等法會,還有放生、朝山...對於修行目標也多種多樣,有人發願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有人發願往生淨土,有人希望明心見性,或即身成佛,有人希望消除業障等。

其中,以念佛、拜懺及參話頭最為有北傳特色。

念佛有四種方法,即「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相念佛」、「實相念佛」等。依仗佛菩薩的願力,如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等,消除行者修行中的一些業障,像:貪、瞋、癡、慢、疑、淫等業障及魔障。甚至,可以往生淨土,往生西方「西方極樂世界」或是「東方琉璃世界」。念佛也可以修定力。

由於佛法方法五花八門,以下,就以大些祖師大德的念佛法門作參考。印光大師的《示念佛方法》有云:「當攝心切念⋯⋯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又如宋朝遵式大師教令盡一口氣念十句佛號,又元朝天如惟則大師則云:「每日清晨,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

拜懺,又稱為禮懺,就是禮拜諸佛菩薩,懺悔自己的一切罪業。

北傳佛教的理念是,凡夫的言語行動,經常都在犯罪造業。凡夫的生死輪迴,都即是由於各自所造的「業力」所牽引,障礙凡人要進入聖人的境界。就要把業障消除,佛陀以大慈悲心,為凡夫眾生,說了一個懺悔罪業的法門。

懺悔是教凡夫把自己的心放進佛法的水中去洗。拜懺的功用,即在於洗刷凡夫這顆染污著罪垢的心。對佛懺悔,向佛坦白自己所作的罪業,下定決心,不再故意作惡。對他不起稱為懺,對己認錯稱為悔。以拜懺洗刷自己的罪業之心,好像是從沙裡淘金,漸漸地將沙淘去,就得著了黃金;向佛拜懺,漸漸地將罪垢懺除,就得著了清淨的解脫之心。

在中國的各種懺法儀規,是由許多祖師根據佛經編成的,最盛行的,則有梁皇寶懺、三昧水懺、大悲懺、藥師懺、淨土懺、地藏懺、千佛懺等。修這些懺法的人,歷代以來,均有很多靈驗傳載,的確可謂「功不唐捐」。

根據慈光寺 的網站資料,參話頭是禪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門,自北宋末年的大慧宗皋禪師大力提倡以來,幾乎成為禪宗的代名詞。千年來,在話頭下參悟的祖師不計其數;而由於祖師的親身履踐,也使參話頭這一法,淬礪得更加善巧與精緻。

參話頭廣受中國佛子歡迎,它的入手處極為簡易,但卻開悟速捷,只要靠住一個話頭,起疑情、參到底,就可以了脫生死。參話頭這一方法,不了解的人,總以為很玄奧,其實說破了,卻極為平常。它的巧妙,就在「話頭──疑情──參」一句話上。

所謂「話頭」,是在自己心頭上提一句問話,如「念佛的是誰?」、「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問題,一個疑問句!所以當行者提話頭時,絕對不要動第二念去想,而是當下、直接去體會它本身所帶起的那份疑問的感覺。那種沒有辦法解答、不知道答案的「疑問」,就是「疑情」。疑問的感覺保持住以後,行者會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這時在疑情之上,要提攝一種要去看透、追究的覺知照了的力量(近似於永嘉禪法「看」的感覺、「惺惺」的作用),是一種沒有妄念下的覺知力。這股覺照力,因為疑情的推動,一直衝向心源深處去追究答案,這就是「參」。所以參話頭的巧妙,完全表現在疑情使覺照力向心源推動的作用上。

藏傳佛教的修行有四加行、持咒、毘盧七支坐,又有修氣脈明點、寶瓶氣、本尊法、睡夢瑜珈、金剛舞等等不同的修行法。其主要可分共同次第和修行次第。

修行的共同次第,主要是修:1.思維暇滿難得;2.思維死亡無常;3.思維業之因果;4.思維輪回痛苦;5.歸依及發菩提心;6.懺悔及除障〈金剛薩埵除障法〉;7.積聚資糧〈獻曼達〉;8.修上師相應法;9.修奢摩他〈由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等持之次第以達止〉;10.修毗缽奢那〈抉擇人無我及法無我以修觀〉。

修行次第又可分為:1.事續、行續及瑜伽續,皆修「有相瑜伽」及「無相瑜伽」。「有相瑜伽」以自心觀修本尊,「無相瑜伽」兼修本尊性空。修行時,事續以身語之「外事」為主,行續於「外事」、「內定」等分,瑜伽續則以「內定」為主。2.無上瑜伽續之修行,分「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並有「大手印」及「大圓滿」之修法。生起次第是一方面觀修本尊並通達其自性空,一方面使「死有、中有、生有」轉成「法身、報身、化身」。圓滿次第是依據「心氣無二」之原理,使較粗之心氣止息,呈現「最細光明心」及本尊之「幻身」,經由「光明心與幻身雙運」,最後淨化成「法身及色身」。大手印是先覓得「唯明唯覺」之心,次通達其自性空,而後呈現「本元俱生心」並緣想空性,達成無分別之「樂空雙運」,其果即為「方便智慧合一之大手印」。大圓滿是在不止息較粗之心氣下,直接通達心性之「體性本淨、自性明現及大悲周遍」,其果即為法、報、化三身。

藏傳佛教之修行標的,在於達成三身圓滿之佛果。眾生之得以成佛,在於眾生皆有「佛性」。「佛性」一指眾生心之「空性」,一指自性空之「最細心氣」。將客塵之「有垢心氣」去除,使三身呈現,便是藏傳佛教各派所追尋的果。

藏傳佛教也很重視學習佛教理論,有不同的佛學院。藏傳佛教寺院教育初創於8世紀,桑耶寺則是開端「寺院教育」的第一座藏傳佛教寺院,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悠久歷史。就一般而言,佛教五部大論是藏傳佛教寺院教育中的主要教材。因為五部大論(《因明》、《般若》、《中觀》、《俱舍論》、《律學》)五部大論。涵蓋了佛教三藏。特別是辯論和背誦是藏傳佛教寺院教育中最具特色的學習方法,通過辯論可提高學僧的哲學思辨能力,從而能夠進一步領會藏傳佛教的深奧義理。

藏傳佛教有名叫格西學位,而且有不同級別的格西學位稱謂,如熱絳巴、噶西巴、噶俱巴等格西。

對於佛陀,南傳佛教只尊奉果德瑪佛陀(Gotama Buddha)一位,所信仰的只有佛、法、僧三寶。而北傳佛教除了釋迦牟尼佛之外,還有十方諸佛之說。

對於佛陀的解釋也有所不同:南傳佛教只把果德瑪佛陀視為導師,他是教導佛法的人天導師。北傳佛教除了認為佛陀是導師之外,還有法、報、化三身之說,如“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認為釋迦牟尼是“化身佛”。

對於菩薩,南傳佛教通常把佛陀在成佛之前、圓滿巴拉密期間稱為菩薩,或者說現在還有一位菩薩,即未來成佛的美德亞(Metteyya)菩薩。北傳佛教除了彌勒菩薩之外,還有很多菩薩,以及羅漢、祖師、金剛等。

南傳佛教那些國家把人看得很高,認為人比神還高。北傳佛教把佛有點神化了,把神看得很高,他們甚至吸收一些地方神祗為護法菩薩,如中國的關雲長,西藏的瑪哈嘎拉,甚至有女菩薩,如二十一度母等等。

南傳就講釋迦牟尼一個佛,他們的寺廟裡就這一個佛,沒有什麼三世佛、藥師佛,沒有橫三世、豎三世。寺廟很樸實、很簡單,有一棵菩提樹,一座舍利塔,有一個佛殿。佛殿裡就一個釋迦牟尼像,釋迦牟尼像前面有兩個侍者,也不是阿難、迦葉,是舍利弗和目犍連,沒有別的佛像,很少看到別的佛。

相反,北傳佛教認為三世十方有很多的佛。他們的佛寺主要建築要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還有藏經閣(樓)等,而且配殿伽藍殿、祖師殿、觀音 殿、藥師殿以供奉不同的佛菩薩。

藏傳佛教寺院,一般是由覺康佛殿、經堂、噶廈辦公處、札倉佛學院、康村居舍組成的;或是佛殿﹙措欽大殿﹚、經院、喇讓﹙喇嘛私邸﹚、僧舍、靈塔及迴廊曲徑縱橫交錯。以“三界”的層次作為布局,配上悠久獨特的地方風情和民俗特色,把佛教的“宇宙觀”呈現出來。

從佛的看法來說。南傳佛教是講羅漢,釋迦牟尼佛就是羅漢,稱頌的佛號裡面佛就是羅漢。南傳被認為以自己的解脫為先,自己奮發進取為前提。

北傳佛教認為三世十方有很多的佛、菩薩,也有不同的淨土。他們學習自利利他的菩薩道。上求菩提,下化眾生,講菩薩道,以像菩薩救世為目標。尤其是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涅槃,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從見地來說,南傳佛教遵循巴厘三藏中的教導,以四聖諦、緣起等為根本教義。而北傳佛教除了緣起等以外,還有空性、自性、真如、如來藏、唯心、唯識、頓悟、他力等見地。

從修行方法來說,南傳佛教注重八聖道、戒定慧、修止觀。而北傳佛教多依各宗派而有所不同,例如禪宗的參禪——祖師禪、分燈禪、話頭禪等,淨土宗的念佛,密宗的持咒等等。由於以菩薩為修行的榜樣,所以,其中一些修行方法以與菩薩相應為目的,如藏傳的本尊法,或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記錄在大正藏四十六卷)。

南傳佛法以較單純、切實,注重實踐的方式。比較強調斷除煩惱,最好能夠在今生證悟聖道聖果、證悟涅槃。

漢傳佛教傳承的是印度中期的大乘佛教。藏傳佛教傳承的是印度晚期的密乘佛教。這些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其思想超高理想及玄思,強調圓融、慈悲、方便,只要能隨順眾生,海納百川 也無妨,認為:令眾生歡喜就是令佛歡喜。所以可以因時、因地、因人而調整內涵,變通方式的發展佛教。因此佛教在中國融合了大量的漢地文化和儒道思想,而形成帶有濃厚的中華特色的漢傳佛教。藏傳也一樣,吸收了西藏當地苯教等信仰因素,而形成了現在所看到的藏傳佛教。也根據每個人所發的願不同,有人希望明心見性,有人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人希望即身成佛,有人希望“世世常行菩薩道”等等,發展出不同的修行方法。

不論南傳、北傳,皆共尊佛法僧三寶,皆強調智慧與慈悲等,這些基本點還是一致的。總而言之,佛法從印度向南方傳去的就稱南傳,向北方傳來就稱北傳,真正的內涵都不能離開四聖諦、緣起、八正道、戒定慧、三十七道品...這些根本的修行。每個眾生各有不同的根性與因緣,各取所需,所以不論南傳、北傳,都應該互相尊重,不需要引發南北戰爭。其實南傳、北傳或原始佛教、或漢傳、藏傳,這些名稱都不是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佛所傳、佛陀所教導,能令我們解脫煩惱,成就聖道的正法,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南傳佛教遍布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特色。而斯里蘭卡則以弘法著稱。那裡的出家人幾乎遍布了全世界,無論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還是新加坡 、馬來西亞都有他們弘法的寺院。在泰國,僧人們非常注重禪定,那裏有許多禪定中心。緬甸是社會主義國家,但那裡的佛教卻很發達。那裡的僧人非常重視對阿毘達摩的研究。他們的研究成果在世界上也是公認的。現在,在歐美國家,佛學研究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他們的研究不是僅僅停留在對古人經典的研究、解釋,而且對每一個問題從批評的角度入手,從而達到對這些問題的認識並進行與自然科學、心理學、哲學以及其它宗教的比較研究。這些研究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北傳方面,日本則以收集佛教資料完備著稱。只要世界上一出現研究佛教的新資料,他們就收集整理並利用電腦收藏。而中國佛教卻有舉世公認的三大法寶:獨身、素食、僧裝。

佛陀因眾生根器不同,說出不同的法門。南傳北傳佛教也因不同國家人民的根器,在不同的國家落地生根,發展出他們自己的特色。願南傳北傳共同抱着弘揚佛法為目標,使佛法在世上流通,眾生得以佛法來脫苦得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教大日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