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識成智 / 佛教大日網恭撰

 

 請各位在閱讀這篇文章前,先告訴自己一句話,就是研讀佛經,不代表就是解脫!因為許多自稱是知識份子的人,研究了佛法之後,便自認自己是開悟大德,四處找人辨論判教,此種人是大愚癡,無法入如來玄門。

 

        唯識學是佛教修行二大理論中一門重要的學說。唯識學亦可稱為佛法中的心理學,研究唯識的目地不在於文字上的辨論,而是要讓我們更了解如何修行以證得無上菩提。

 

        唯識學最早由彌勒菩薩從兜率天來到印度傳授給無著菩薩,並演說瑜伽師地論,爾後傳世親菩薩再分傳諸派,這一派稱為瑜伽行派、唯識派。實際上,唯識的觀念最早來自 釋迦牟尼佛的經教,只是一直到佛涅槃後,彌勒菩薩傳授無著菩薩完整的唯識法教,唯識的理論和修學原理才真正成體。

 

        唯識學的理論繁複,諸家學說亦略異,過去中國的玄奘大師即是到印度取經,學習到唯識法相,回國後,集其大成著作了百法明門論、八識規矩頌等唯識著作。

 

        在這裡,小弟不多做唯識義理的辨正,而是要提出一些基本唯識與修行的觀念,大家若能了解基本的唯識觀念,那麼要如何修行才能解脫煩惱就能更加明白。

 

        唯識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眾生的生死輪迴、解脫菩提皆是由自心所變現。至於「自心變現」要如何變?這就是唯識學所探討的。

 

自心變現,當然不是自己想變什麼就變什麼,而是要經由八識轉化和業力和合才能真正變現出境相。

 

        眾生皆有八識,即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眾生會造業也是透過八識一連串的交互作用才會造作出種種善惡行為。

 

        首先,阿賴耶識(譯為執藏)就像我們心中的一個倉庫,它本身並無善惡之分,只有儲存、變化之用。我們平常透過身語意所起的一切善惡念行,皆會成為所謂的心識種子儲存在此阿賴耶識中,等到未來因緣成熟,就會依其中的善惡種子來相應起現行。所以平常修行者,若心地不正,淫心甚重,那麼淫欲種子就會存在我們的阿賴耶識中,未來因緣成熟時,就能把我們牽引轉生為畜生道之類的眾生。若平常多造淨業善行,例如禮佛、繞塔、念佛持咒等等,這些淨業種子未來也能把我們牽引到成佛之道。故經云:「若經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際會時,果報還自受」。透過阿賴耶識的觀念,就能了解這句話的真義。

 

        再來就是第七識末那識(譯為執持),簡單來講,末那識就是眾生長久以來妄想的我執。這個我執又分為四種,分別為我見、我癡、我愛、我慢四種根本煩惱。許多佛弟子在修行的過程中,仍然無法解脫煩惱,就是因為無法真正斷除這四種根本煩惱。所以學佛的人,要能真正把佛法入心,不要只會外表做做模樣、鬥鬥嘴上禪,這樣子是無法真正斷煩惱了生死的。

 

我見: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總認為自己所想是對,別人都是錯的。

我癡:就是愚癡,善知識已開示正知見,卻還一直悟不出來,死抓著錯誤的觀念。

我愛:就是貪愛,尤其是對男女淫欲、財產、子孫種種的境界放不下。

我慢:就是傲慢,總認為別人不如我,因此矯慢成性,無法接受正法。

 

        以上就是末那識具有的四種特性,平常學佛都知道要斷我執,這個斷我執就是要從斷除四種根本煩惱下手,才能真正斷我執。

 

        最後是眼、耳、鼻、舌、身、意識,這也就是我們平常的六根作用。平常所造的一切善惡以及苦樂的覺受,也都是由這六識所產生的。所以修行的人對六根的作用要謹慎小心,因為這是一個門戶,一切善惡皆由此生。

 

        以上大概介紹八識的意義,接下來就是要談到如何轉識成智?因為要能轉識成智才能轉凡入聖,若沒有轉識成智的功夫,那麼修行就成了戲論。

 

        五識:要轉為成所作智。ß 不空成就如來

        六識:要轉為妙觀察智。ß 阿彌陀如來

        七識:要轉為平等性智。ß 寶生如來

        八識:要轉為大圓鏡智。ß 阿芻鞞如來

 

若能轉八識為成佛的智慧,那麼就能成就密教所講的四智四如來本質。成就了四智四如來後,才能成就毗盧遮那佛法界體性智的五方佛圓滿智慧。

       

        什麼是成所作智呢?簡單來講,就是要透過眼耳鼻舌身各種的善巧方便法門靈活運用來實踐自度度他的菩提事業。

 

        什麼是妙觀察智呢?簡單來講,就是用心思惟,觀察人事物的種種因果關係,因為一般凡夫看待事物的時候,往往只用粗糙的經驗意識分別妄想來武斷一切事物,導致許多錯誤和煩惱產生。所以修行的人,要能轉化粗糙意識成為妙觀察智。

 

        什麼是平等性智呢?簡單來講,就是破除我執後,所起的「我與眾生同一體性」的智慧。就像金剛經所云的,無我、人、眾生、壽者相。因為我們只要有我慢、我見、我癡、我愛,就無法平等對待世間一切人事物。當然這種平等性智,主要還是針對心性來講,並非指外相一律平等,因為外相往往受到業力差異而有差別。

 

        什麼是大圓鏡智呢?簡單來講,就是「心中坦蕩蕩」,就像鏡子一樣,心中無我,卻又能照出萬物真相並且能顯現六神通。我們的心本來清淨皎潔,無事不知,但因妄想執著,被業力的烏雲所障蔽,所以無法見性成佛、了生脫死。所以透過前七識的修行,最後證得的大智慧,就是大圓鏡智。當然能證得大圓鏡智,已經是佛的境界了,非一般凡夫文字意識上所能比擬的。

 

        什麼是法界體性智呢?簡單來講,就是法界實相。能圓證四智後,就能證得法界體性智。法界體性智也就等於四智的總體。例如大日如來,密宗稱為原始佛,這個原始二字並非指三世時間上的原始,而是指法界體性之義。

 

        總而言之,唯識教義甚深且廣,並非吾人 三兩 語即能說盡,以上是經過小弟的整理簡單化的唯識觀念,供諸位同修參考。若欲深入唯識法教,建議先從玄奘大師所著的八識規矩頌和百法明門論,進而研究印度世親論師所著的唯識二十論、三十論以及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等唯識典籍。

 

祝福各位,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彌勒尊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教大日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