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乘三昧耶與十四根本墮

瑪貢仁波切

 

我們可以就三個層次來探討誓戒以及修行應注意的事項。外層有小乘的修行,這是有關於追求成佛解脫之道時所現的個人生活型態,內層是關於菩薩戒及大乘戒的動機,密層是密續三昧耶,這三層戒律的基礎在於皈依戒,有了皈依戒的支持,三層戒律便能在佛法的修持中建立起來。

皈依戒代表了對於佛陀的信心,確信佛陀的信心,知道佛陀即圓滿正覺,確信佛是成就了圓滿正覺的尊者,我們越了解佛果,就越能透過對於佛陀不可思議功德的了解,而培養信心。就算我們不能詳知這些功德的細節,還是有可能相信自己依於究竟成就的尊者,這是受皈依戒的基礎,就是僅就此生,可以從現在到死亡皆行皈依。皈依之後,不皈依世間神祇,因為世間神祇仍舊陷於輪迴中的眾生,如果皈依於尚未超越輪迴的有情,一切所求都不究竟了。皈依法,可分為二個部份,一是經教方面指的是佛陀傳統上給予的權威性教法,也就是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另一個是行者於自身中產生如實證解。行者於皈依法之後,要盡可能透徹研讀及實修,了解佛法,依法而行。不應該做的部份就是應斷除任何會製造其他眾生痛苦的行為。再來是皈依僧,僧可分為二種,一種是賢聖僧,也就是成就了初地乃至十地菩薩果位的聖人,一是凡夫僧,傳遞了人間佛法,行者應該做的是與僧眾建立良好的關係,聽從上師、法友們的建議,不應與惡友為伴,使得修行走入歧途。我們某些行為會阻撓自己的修行成就,並對別人產生傷害,而受戒便是控制這些行為的方式,而居士戒有五條主戒,分別為

 

一、離殺生—亦云不殺生。

 

二、離不與取—亦云不偷盜。

 

三、離欲邪行—亦云不邪婬。

 

四、離虛誑語—亦云不妄語。

 

五、不使用迷幻物品

再進一步的戒律是菩薩戒,此時重點放在動機上,菩薩戒的精華在於努力不傷害任何眾生,並盡量幫助一切眾生,此戒的心要根本,建立在我們對於佛菩薩這些殊勝導師的信心與恭敬,除此之外,還有我們對其他一切眾生的慈悲心,這個戒約束的不僅是身和語還有心的部份,持菩薩戒的時侯要避免兩大錯誤,首先是避免對任何眾生起惡念心,不管對方的生活型態如何卑微,只要我們認為那個人是我的敵人,或是我有能力我也不去利益他或救護他,這就犯戒了,或是覺得這似乎太難了,我根本無法利益一切眾生,還不如放棄這種想法,試著做一些容易的事,這樣也是犯戒了,持菩薩戒時如果欺騙所敬重的人,如欺騙上師或三寶,是非常嚴重的過失,或以任何方式欺騙或操控其他眾生也是非常嚴重的過失,還是不可讓別人對於不該後悔的事生起後悔的心,以上說的是菩薩戒的四黑業,菩蕯戒有十八條戒律,重點在於斷除身語二門一切傷害眾生的根源及清淨心中對於其他眾生的一切惡念。再來是要說金剛乘的三昧耶,我們從金剛上師那接受灌頂的時侯,也同時接受了密乘的三昧耶,密續的三昧耶戒有十一萬條之多,傳統文獻記載有十四根本墮,還有八粗墮,有些地方將戒律歸為身語意戒的二十一層面,一位修行者若不具虔信心、清淨心、菩提心、持戒心等四種條件的話,修行密宗任何法門是不會有成就的。原本密宗是很方便、很容易成就的法門,可是需要具足很多條件,如果條件不具足的話,即使是殊勝的密宗,也是沒有用的!

十四根本墮

第一條根本墮是違背上師:金剛持云諸成就,隨阿闍黎行出生,由是於彼輕蔑者,說為根本第一墮

上師本分六種,最扼要的有三種:

(一)灌頂上師 (二)教授密續上師 (三)開示口訣上師

不管那一種,唯對上師恭敬的態度均應謹守「事師法五十頌」,及上師身語意

二十七根本三眛耶行之,今問說分三:

1. 身方面:對上師之化身(肉身),不僅要恭敬供養,對上師之報身、法身且要正確認知了解,這是非常重要的。

2. 語方面:對上師所說的話要尊敬,並儘己所能完成交付之事項。不管上師在何處,均應時時讚頌上師、唸誦上師長壽祈請文。

3. 意方面:向上師請法之前,可觀察上師身語意,請法後,則應心無二念,不可觀察。需知,如視上師為佛,即得佛加持;視上師為菩薩,即得菩薩加持;視為凡夫,則一點加持都沒有。如遇到他人說自己上師不好,則不應理會,要具大信心。

二、違越佛陀的開示或上師給予我們的個人教導

三、金剛弟兄起紛爭,說為根本第三墮

四、破菩薩戒

對每一眾生要發平等的愛心,願所有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得樂,只對自己眷屬有慈心,對他人則沒有,是不可以的。

五、損傷自身紅白明點

不可生嗔心,即使是小小的罵語,或是一個惡的念頭,都會破了願菩提心,如果使眾生受到傷害,就破了行菩提心。如果於眾生沒有菩提心的話,密宗所有的戒律都會離開你。平常我們就要修菩提心,不可中斷,碰到困難、挫折就忘失菩提心,或間斷發菩提心,這是不可以的,且漏失白菩提,亦是犯此戒律。

六、毀謗自他宗派法,說為根本

因我們是凡夫,無法了解上師真正的含意是什麼,不可妄加批評。如印度84位大成就者之一位諦若巴大師是漁夫,夏哇蕊大師是獵人,所以不可以批評別的上師。佛陀說:「男眾女眾屠戶眾,獵人獵物妓女眾,樹木河流和山岩,佛陀變化難思議」。因此我們不可妄下斷言指責他人錯誤,當別人對自己批評時,我們不可批評回去,要忍辱更要去發菩提心,以完成行菩提心之路。

七、於未成熟諸有情,宣說密法

自己上師所傳密法,不可告訴他人。密宗秘密的法器,亦不可對外人公開展示。上師與弟子之間也要注意戒律,以免毀壞,上師沒有好好觀察弟子的行為及發心,而給予祕密法門灌頂,也造成犯戒。

八、輕蔑蘊即五佛體,說為根本

自己的五蘊,了知本來是清淨的,就是五方佛,自己就是文武百尊壇城。因此,不可隨意傷害、批評自己的身體,要尊敬並好好守護,免於受到傷害。

九、疑諸自性清淨法

基、道、果是修行的過程,不會有矛盾。有些看不懂,不了解甚深的意義,而自己懷疑這些,這就是分別心,對於一切法,是不可有懷疑的。

十、於毒常具大慈心

犯有十惡的人如傷害佛法,我們要去除之。如需修誅法時,心應依菩提心,外現忿怒狀。將其神識投去淨土,血肉供養護法,功德留給自己。然此法只適合大成救者,仍未成就的,切勿行之,甚記!

十一、分別離名等諸法

佛陀說的所有經典,有名或無名字記載的經典,種類很多,不可計數,我們不可以凡夫現實的心來分別它。佛所開示的經典教義,都是為利益一切眾生。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因此,只要經典有此四句偈的含意,都可稱為佛教經典。眾生因有很多的看法與見解,佛依此說八萬四千法門,我們對於有利一切有情眾生的任何法,全部都要尊敬。

十二、破壞具信心眾生

對佛法有信心之人,我們傳法給他,幫助他。對於適合修小乘法門之人,我們不可對他們說小乘是不好的,或改變他對上師及佛法信心之人,對其破壞,我們就犯此戒律。

十三、不依已得三昧耶

對於本尊的法器及灌頂或修持配戴法器,有能力而不去準備充足,小看密宗法器或戒律者,則破此戒律。

十四、毀謗婦女慧自性

所有女性,是空性的代表。空性是佛的本性,不可任意批評她們。密宗佛經說:男性是方便代表,女性是智慧代表。智慧是所有諸佛菩薩體性,如果沒有此體性的話,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都無法出生。我們修行目的,就是為他人成佛,成佛就是覺悟有情、就是自性通達、自性明白圓滿成就。成佛的關鍵,就是空,空性是不生不滅,沒有來去,不垢不淨。可是因緣不斷的現象中,有涅槃有輪迴;有著空性的表徵,就是女眾;所有法出生之處,就是般若佛母,我們視為空行母,不可批評、欺負,更不可輕視小看,而要尊敬,如此便會得到所有空行母的加持,迅速成就!

果乘的修行是特別的,五毒不需捨棄,視為方便法門,修行不離開這五樣東西而視其為甘露,是成佛之藥。祈願金剛乘弟子能好好珍惜、守護清淨三昧耶戒,珍貴利他的成佛之心。願以此功德迴向如母有情同證佛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教大日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